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长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粤首个碳捕集封存项目预计5月试验

2014-02-24 15:32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二氧化碳排放是影响全球气候的重要因素,威胁着人类可持续发展。因此,二氧化碳减排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而碳捕集与封存则是一项新兴的减排技术。日前,一年一度的欧盟国家关于碳捕集与封存(简称CCS)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来自欧盟、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与会。会上,CCS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引起关注,而正在筹建当中的广东首个碳捕集与封存大型示范项目——华润海丰电厂2×1000MW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捕集1000万吨二氧化碳,亦引人注目。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林亚茗 发自比利时布鲁塞尔

  未来几十年或被广泛应用

  世界依赖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但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令大气中温室气体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随之海平面也在升高,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次与会的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梁希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全球气温将在2050年前升高大约4℃。全球100多个国家曾签署减排协议,要把这个数值控制在2℃以下。由此可见,二氧化碳的减排行动紧迫性正逐年增加。

  除了核能、风能、太阳能发电等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产生的能源技术之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是一项更能够全面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的减排技术,即收集已经产生的二氧化碳,封存到废弃的油井等地表深处。这一技术在21世纪以来成为各国抢占未来低碳竞争优势的制高点,先后有数百亿美元投入到有关的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中。全球CCS研究院预测:它在未来几十年将在电力和工业部门广泛应用。

  这次到会的有欧盟及其成员国的议员、环保部长,还有来自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大企业代表,各方积极地探讨着如何推进碳捕集。据了解,全世界目前正在运营和建设的较大规模CCS项目有74个。目前已经在运作的项目分别位于美国、加拿大和北欧。这些项目去年封存的二氧化碳约3000多万吨,相当于600万台汽车的排放量。

  据权威组织估算,全球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潜力至少为2000亿吨,而到2020年全球捕集潜力为26-49亿吨/年。然而,这项技术迄今存在成本高、能耗高、长期安全性有待验证等突出问题,因此除了石油企业应用技术接近成熟,并可以此增加出油量而觉得有利可图之外,其它行业则基本上较难做到商业运作。如本次会议上,壳牌公司就介绍了一个将于今年4月建成的电厂,该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90%可以被捕集。电厂除了可以获得政策补贴,还可以把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卖给采油企业。

  中国去年

  捕集封存20多万吨碳

  中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大。而且,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趋势一时难以改变。英国CCS协会荣誉主席查甫曼在会上就说,CCS的发展在未来的7年是关键,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企业的应用、减少成本的技术研发、公众的理解等等是重点。今年要重点关注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和政策进展。

  梁希博士专题介绍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他说,中国政府从2009年开始,把CCS作为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途径,特别是推动煤化工、钢铁、水泥、电力等企业发展这种技术的应用。中国的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神华、华能等企业已经在较大规模地应用。他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大部分落后于发达国家,但也有12%处于较为领先地位。去年中国大约捕集封存的碳为20多万吨。中国有关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末期,显著降低这一技术应用的成本和能耗,并建成30万吨/年—50万吨/年规模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集成示范系统。

  他同时介绍说,广东省是中国的能源消耗大省,因此节能减排的任务特别重,正积极地寻求有效途径。去年9月,广东省省长朱小丹访问英国期间,见证了广东省发改委和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签署关于深化低碳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强调推动CCS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在英国外交与联邦事务部全球繁荣基金的支持下,全国首个中英(广东)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中心去年在广州启动。

  这次会议上唯一的一位中国企业代表——华润海丰电力公司技术副总监朱和平介绍说,广东省政府及省发改委正在推进广东成为国家低碳省的试点工作,而华润海丰电厂扩建的2×1000MW项目成为广东省首个大型碳捕集与封存的示范项目。朱和平告诉对项目感兴趣的欧盟议员大卫先生:“这一项目如果建成,一年将可封存1000万吨碳。而前期大约要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建设预留接口和土地等方面。目前,该项目正由英国爱丁堡大学、广东省电力设计院进行设计。预计今年5月将进行小型试验。”

  与会者对朱和平在大会的发言颇感兴趣,多位人士就此向他提出问题和建议。

  碳捕集与封存(CCS)产业链

  捕集

  燃烧后处理(在燃烧后捕捉),能够满足常规的电厂,是最容易理解的技术。

  氧化燃料(让燃料在纯氧中燃烧),理论上很有希望但现实应用较少。如果试点成功,氧化燃料可能与燃烧后处理竞争市场。

  燃烧前处理(在燃烧前捕捉),很有可能提供混合的电力、氢气和低碳燃料/原料。

  运输

  将CO2从排放源压缩后运输到存储地点,最可行的方式是管道,但是对于更长距离来说,需要用船运。

  存储和检测

  储存不仅包括将CO2保存在深层地下,还要对泄露进行监测。油气田已经过深入广泛的地质分析,目前最适合储存CO2的地点是枯竭的油气田。

  用于增加石油采收率

  CCS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可选并有潜在收益。具体过程是,注入CO2,将那些开采难度大的石油或天然气“推向”生产井。有关商业运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将枯竭油气田寿命预期延长20年。当然,这一环节还需进一步检验证明CO2在地下保持不扩散。

[责任编辑: 杨丽]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