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各地开始争相提出自贸战略,自贸概念成为二级市场炙手可热的炒作题材。不过应冷静看到,上海自贸区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贸概念,它担负着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之前,其他城市不可能盲目效仿。
道理如此,但现实并非所料。在上海拔得自贸区“头筹”之后,市场看到的是更多城市争抢自贸区的“第二”试点。粤港澳、厦门、青岛、天津等沿海地区成为备选地区,而广西、宁夏、内蒙古等沿边地区也为沾上“自贸概念”而积极筹备,重庆也表示要争取内陆首个自贸试点。现在自贸区在我国大有“遍地开花”的趋势。但这里首先必须厘清的是,上海自贸区试点有其唯一性,它在金融方面的改革创新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自贸概念”。
当下,诸如青岛中韩自由贸易区、对台区域特色明显的厦门自贸区等多城市提出的自贸区“第二”试点,从披露内容看,其定位仍在于泛自由港的概念,其政策定位于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意在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并取消贸易壁垒。
而上海自贸区的开创意义在于贸易自由化与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等重大金融改革的先行先试,其内核是金融重于贸易,资本走出去重于外国资本请进来,所以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中国经济金融制度创新的一次深化改革。
中央之所以将自贸区设立在上海,应该是参照此前提出的沿海特区开放实验一样,先进行区域性的试点工作,将可能的金融风险置于可控范围。
从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看,上海自贸区有望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点和对接TPP、开展全球贸易合作的新平台,后续突破性政策将包括在自由贸易区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等金融创新。但众所周知,资本的跨境流动本身具有极大的风险,一旦失控,可能对现有的金融生态产生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自贸区获批后一些负面的外部性已经接踵而至。资金对区内房地产炒作,域名抢注以及资本市场对自贸区概念的过分解读等等。所以,如何充分总结上海自贸区战略的利弊得失,形成中央提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上海自贸区改革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具有普惠意义的改革范本,显然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而在此之前,各地出现的一哄而上争抢自贸区将变得毫无意义。
在各地上演自贸概念接力的背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各地尽快摆脱“政策洼地”的动机,表现为地方政府之间为提振经济增长而进行的激烈竞争。
我国目前对于地方官员的考核方式和施政效果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我国经济转型、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现阶段,既然没有好的增长点可以改善经济预期,各地政府就纷纷争相提出“自贸战略”来冀图捕捉巨大的政策红利。
对于地方政府向中央要求“均沾”自贸改革红利当然无可厚非。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自贸区改革带来的示范效应以及释放的改革红利,绝不同于80年代各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而进行的政策让利,一次性的政策红利派发能给予地方最多是改革的先发优势,而未来地方的经济增长的关键应该是逐渐摆脱对政策、资源等外部性资源的依赖,在自由贸易放松管制的改革下,寻找到一条内生性、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道路,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