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台湾商情  > 正文

台湾景气低迷下的焦虑与反思

2014-03-04 08:53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马年春节过后,位于台北华阴街的一家刀削面馆大门紧闭,门柱上写着:“我们搬家了”。循着留下的地址,记者在附近一个僻静巷子里找到了这家面馆。老板张女士告诉记者,经济不景气,顾客少,从临街的马路搬到巷里租金少很多,可以降低成本。

  与张女士同感的不在少数。她原来在华阴街的邻居“Dba美发沙龙”也搬走了。而在西门町商业区经营多年的北平一条龙饺子馆,3月起关掉了一楼门店,搬到了楼上,老板给出的原因同样是在不景气的环境下,付不起高昂租金。

  除了“上楼进巷”,行走于台北的大街小巷,门店转租的字眼随处可见。与百货业者、出租车司机等各色人等交谈,常听到“景气不佳”的感受。

  景气低迷下,失落和焦虑情绪也在台湾社会弥漫。“边缘化”“年轻人出走到海外当台劳”“早已没有亚洲四小龙”等现状和言论,触痛着台湾社会的神经,舆论也开始反思多年来经济一直裹足不前的困境。

  上世纪70年代,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然而,时过境迁,台湾《工商时报》3月2日的社论《正视台湾竞争力丧失危机》指出,“不进则退”是台湾当前所面临困境的最佳写照。台湾制造业产品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率由2000年的3.0%降至2011年的2.4%,远低于韩国的4.1%,而新加坡的居民所得几乎超过台湾一倍。尤其对台湾民众而言,除了实质薪资倒退16年,根据统计,台湾的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起薪为2.6万元新台币,在“四小龙”中最低。

  “台湾经济之闷与衰,即来自政治之斗与乱。”台湾远见天下文化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高希均日前在《联合报》发表文章指出,台湾十多年来出现产业结构调整太慢、企业创新研发不够等困境,大部分源自当年推行“戒急用忍”和“一边一国”的后遗症。

  台湾媒体也援引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的公开言论说,台湾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主要是经济受政治干预所致,包括当局的“戒急用忍”和“南进”政策等;而两岸签署ECFA原本提供快速增长平台,但服贸协议迄未生效,这些都导致台湾未能抓住与大陆共同发展的机遇。作为知名度极高的台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在台湾引起广泛关注。

  台湾当局提出2014年的重点是“拼经济”,而服务业占台湾GDP的七成以上。2月下旬台湾立法机关新会期开议时,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江宜桦报告并备质询时表示,时间是台湾竞争力的关键,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迟迟未能通过生效,不但将使台湾优势产业坐失商机,也伤害全球竞争力,希望立法机关的民意代表给予大力支持。

  《工商时报》的上述社论也感叹,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积极推动各项突破性政策,如大陆打造经济“升级版”,新加坡也已展开“全球-亚洲中心”战略等。面对这些革新作为,假使台湾不能正视现实,力求突破,未来台湾与其他四小龙和新兴市场的差距,将会日益扩大,终使台湾被彻底地“边缘化”。 (记者吴济海 李寒芳)

[责任编辑: 杨丽]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