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岛内食品安全问题再受关注,“香精面包”闹得沸沸扬扬。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问题食品”依然横行台湾市场,岛内民众仍笼罩在“问题食品”的阴影下。这一系列食品风波已使“台湾制造”的金漆招牌失去了往昔的光彩。
评论摘编如下:
有人说,食品行业是良心行业。此话不假。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吃进人体的食物含有危害健康的成分,轻则染病,重则死亡。这也是每次出现“问题食品”事件时,社会舆论必给予高度关注的原因。近年台湾食品安全出现严重漏洞,2011年爆发的“塑化剂风波”重挫岛内食品声誉,但台湾食品行业的噩梦并未就此结束。从去年的“口水菜”、农药大米,到今年的毒淀粉、致癌酱油、假米粉、过期泡芙、有毒容器、抗生素鸡蛋,乃至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香精面包”,都显示“问题食品”依然横行台湾市场,岛内民众仍笼罩在“问题食品”的阴影下。这一系列食品风波已使“台湾制造”的金漆招牌失去了往昔的光彩。人们不禁要问:台湾食品到底怎么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台湾制造”是品质的保证。因为台湾早在1975年就公布实施了“食品卫生管理法”,可见当地对食品管理颇有先见之明。但随着食品种类多样化、成分复杂化,台湾的“食品管理法”已赶不上日新月异的“食品化学工艺”了。
纵观岛内这几年来的“问题食品”事件,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是添加工业原料,以“塑化剂”为代表。一般来说,许多业者都会在饮料中加入合法添加剂“起云剂”,但有业者为了降低成本,遂以用于工业的塑化剂来制造起云剂。最近被形容为“翻版塑化剂风波”的“毒淀粉”就是用制造油漆的工业原料调配而成的。第二是“挂羊头卖狗肉”,以近日的“香精面包”为代表。红遍大陆、香港、台湾的“胖达人”面包店一直标榜“天然食材”,但最近被香港消费者揭发面包中添加了人工香精,涉嫌欺诈,台湾检方已介入调查。第三是残留农药,如农药大米、农药芒果等。
对于台湾近年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风暴”,许多人不解:这到底是偶然现象?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必然结果?当然,台湾以前并非没有出现过重大问题食品事件。上世纪70年代的工业酒精制酒、米糠油中毒事件都是震惊台湾社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但像近年问题食品之多,确是少见。一方面是由于自“塑化剂事件”后,台湾卫生部门加强了食品监管和检查,使一些以往看似“安全”的食品终于露出马脚;另一方面,岛内相关罚规过轻,使一些业者产生侥倖心理,妄想逃过法网。台湾立法机构虽于“塑化剂事件”后提高了违反食品法规的罚款金额,但却没有纳入具有威慑效应的刑罚手段,直至今年5月底才制订了刑罚相关规定。此外,根据岛内食品法规,复方食品添加物无须查验登记,于是不少业者以“复方”为由逃避监管。
打击“问题食品”对台湾卫生部门而言是一场硬仗。它不仅要重振台湾食品的声誉,更攸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期盼台当局切实做好食品管理工作,让台湾食品再次飘香两岸三地。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