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3日电 红遍投资圈的“电竞”,已经开始进入细分领域挖掘。而高校赛事的品牌建设,成为不多的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产业蓝海,在2016年开始逐步升温。
4月18日,腾讯CF手游全国高校联赛在北京大学开启揭幕战,官方公布的赛事总奖金高达500万元。而在此之前,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主办联合外部机构组办的全国高校电子竞技联赛(CUEL)也宣布开启新一个赛季。老牌高校赛事“创联赛”也已进入第三个赛季,同样在4月开启了线上海选赛。
游戏行业内人士统计,目前全国性的高校电竞赛事已有至少五六家机构在进行组织,而区域性的赛事更是不计其数。而他们瞄准的市场,自然是高校学生这一电竞产业最坚实的消费人群,以及围绕此的庞大商业潜力。
最后的蓝海,有电竞行业人士如此定义高校联赛。在过去几年,以职业赛事结合社会化公开赛为产业核心,衍生出直播平台、顶尖职业俱乐部乃至网络社区运营等的电竞产业链条已成为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并在其中诞生了一系列高估值的企业。但高校电竞赛事,布局则刚刚开始。
投资新的风口?
高校电竞并不是一个新鲜事,早在十年前,各类机构举办大大小小的高校电竞赛事已层出不穷。但从2015年开始,高校电竞赛事的组织却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这一趋势在2016年更加明显。
品牌化,独立化是最大的特点。“过往的高校电竞赛事,与其说是娱乐竞技,不如说是厂商的营销活动。”行业人士介绍称,过往植根于高校人群的电竞赛事更多由相关的游戏厂商组织,最主要的目的是推广厂商自己的游戏软件或硬件产品,竞技性不强,娱乐性不高,赛事奖金也非常一般。也正因为如此,十多年的时间过去,连一个知名度较高的赛事品牌都没有。
但从2015年开始运作的一些新赛事,却逐步有了品牌化、独立化的趋势。2015年初开始举办的“创联赛”,以及2015年末启动的CUEL都有非常强烈的品牌建设意识,同时也都为独立机构,与电竞游戏上下游的生产厂商没有直接关系。与过往厂商赤裸裸地借电竞赛事推销自己的产品不同,新的赛事组织方看中的却是一个更有潜力的市场。整个市场目前仍在发芽阶段,没有出现垄断性的赛事品牌。
根据教育部网站刊登的《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 2014年中国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为2824所,居世界第二。有行业人士保守估计,3559万人里,至少有1000万人是电竞游戏的爱好者,发烧友的比重也估计有百万级的规模。
在其它行业,国内基于高校人群的一些创业公司已经取得了成功,如金融领域的趣分期与分期乐,其估值都已经在1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对于粉丝人群中高校生占比极高的电竞行业,已有不少投资者寄希望于该领域再诞生一匹独角兽。
盈利的探索
新的独角兽企业会是什么样子?
对于高校电竞联赛,最令人兴奋的参考对象来自美国。要问一项业余性质的校际赛事能在商业开发上达到什么高度,NCAA是绝佳的案例。
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在中国的知名度远不如美职篮(NBA),但在美国却不是如此。无论从影响力及商务数据上,NCAA比NBA都不遑多让。八万人的总决赛上座人数,以及14年110亿美元,平均每年7.85亿的执行中电视转播合同,都并不亚于NBA的同类数据。要知道NBA目前的美国国内电视转播合同也不过平均每年9.3亿美元而已。甚至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一项排行里,NCAA最终四强战的品牌价值列全美第6,高于排名第10的NBA。
而在NCAA打球的所有球员理论上也都不是职业选手,他们都是学生,不能与任何职业球队签订合同,不能从职业体育组织接受任何形式的资金赞助,不能与经纪人签约,也不能以个人形象帮助赛事官方进行任何商务传播。当然,他们可以凭借在NCAA的优异表现,通过选秀加入NBA球队,成为顶级运动明星。
但国内的高校体育赛事要想达到NCAA的高度却也异常困难。缺乏北美那种对运动项目狂热的渴望,社会体育文化的缺失,官方体制的僵硬,市场化不足等等原因都是巨大的障碍。而时代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们有更多的娱乐选择,二次元、动漫、音乐等等,运动赛事品牌的培育再无法像NCAA那样经历多年的沉淀。当足球、篮球等传统体育项目的校园商务开发都无法达到美国同类水平时,为什么电竞可以?
较低的投资门槛,充分自由的市场竞争环境,或许是电竞在国内校园商务发展前景强于传统体育项目的乐观因素。商业体育说到底也是注意力经济,而关注度主要来自于参与度、娱乐性。传统体育项目受制于场地等硬件设施太多,而这些设施资源又完全由校方掌控。而生于草莽的电竞,则恰恰不受制于此。
同样,NCAA与职业篮球的一些链接模式也为未来高校电竞赛事提供了想象空间。许多顶级职业电竞明星原本就是直接从学校入行的,一个基于高校的业余赛事,是否可以为顶级电竞职业赛事筛选优秀的年轻选手呢?就像NCAA成为NBA选秀的重要观察站一样。
中国未来会有类似NCAA这样影响力巨大的高校赛事品牌吗?如果有机会,那电竞领域会比其它传统体育项目概率大的多。
[责任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