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今日推荐  > 正文

31省GDP之和再次与全国数据“打架”

2015-04-30 13:5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一季度全国各省份GDP出炉 18省份GDP增速超全国水平

  31省份GDP之和再次与全国数据打架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2015年一季度GDP数据,18省份一季度GDP增速超过全国水平。数据显示,全国2015年一季度GDP为140667亿元;而31个省份一季度GDP总和为143072.91亿元,超过全国总量2405.91亿元。这意味着各省份GDP数据之和与全国总量再次出现“打架”的情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苏剑认为,各地重复统计以及统计“水分”是导致数据不一的主要原因。

  从GDP增速来看,重庆以10.7%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位;第二位是贵州,增速为10.4%;第三位为西藏,增速达10%。

  与全国一季度7%的增速相比,包括甘肃、青海在内的一共18个省份的增速均超过全国水平;增速与全国持平的有3个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10个省份GDP增速没有达到7%。而辽宁一季度增速最低,仅为1.9%;山西一季度增速排名倒数第二,仅为2.5%。“山西增速排名倒数是跟煤炭有关,煤炭价格下降,产量下降,因此影响了山西整体的经济。”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苏剑称。

  数据显示,25个省GDP增速同比下降;1个省增速持平;河北、浙江、宁夏、西藏、江西5省逆势上行,增速同比增长。

  从GDP总量来看,广东省一季度GDP总量为14948.57亿元,为全国最高。江苏和山东分列二、三名,GDP总量分别为14620.67亿元和12931.54亿元。

  区域

  东三省:经济增速走低

  此前备受关注的东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GDP增速都远低于全国,吉林一季度增速排名第27位,为5.8%,黑龙江和辽宁分别为4.8%和1.9%。

  2014年第一季度各省市区GDP总量排行榜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增速分别达2.9%、7%、7.4%。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教授罗仲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辽宁GDP增速排名垫底缘于其主要是重化工产业,而国有企业在东三省中也是最多的。东三省“企业办社会”根深蒂固,当地民营经济不好影响了国有企业改革。

  长江经济带:增速均超全国水平

  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地区依然保持较高经济增速。重庆和贵州排名第一、第二,而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的增速也超过了8%,相对增速较小的四川和云南增速分别达到了7.4%和7.2%,超过了全国水平。

  罗仲伟分析称,拿重庆来说,从产业来看,重庆的军工、化工、仪表、装备制造、制药,工业基础还是不错的。前几年受打黑影响形成投资洼地,大家不敢投资重庆,现在有所缓和,经济周期效应就显现出来。“江苏增速下降和光伏产业有关,但江苏模式中最大的特点是跨国公司、合资企业的引进,锻炼了我们的人才,产生了技术、管理的外溢效应,因此还是有基础的。”

  京津冀:天津增速区域领先

  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带动下,天津一季度经济增幅达到9.3%,虽同比下跌1.3个百分点,却高于其年度增长目标,在全国排在第四位。

  去年一季度,河北在31个省份的经济增速排名中还是倒数第二。今年一季度,河北增速同比增长,达6.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北京今年一季度GDP总量为4773.50亿元,增速达6.8%,连续两年未跑赢第一季度全国增速。

  本组文/本报见习记者 赵萌 供图/CFP

  解读

  如何看大部分省区GDP增幅降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苏剑表示,这份数据体现了目前中国经济的总体特征——经济结构在转型,资源大省遇到了大麻烦。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罗仲伟认为:今年是非常困难的,但部分省份可以利用机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难看的数据也有积极的一面,政府改革和反腐的决心都将为经济保驾护航、提振士气。

  “一带一路”是否能提振经济?

  苏剑认为,“一带一路”年内还无法产生实质性效果,对经济提振作用可能体现在未来两三年的时间里。二、三、四季度经济后续的增长动力还是主要依靠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推动。

[责任编辑: 赵燕]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