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3日讯(记者 臧允浩 关婧)近日,新京报报道称,招商银行(下称“招行”)员工去年平均薪酬39.1万元,排名第一。随后,招行回应称,其薪酬“排名第一”,是计算方式不同导致。根据招行的计算,“去年该行员工薪酬应为38.31万元,位居第四”。
据报道,全球最赚钱银行工商银行以平均年薪5.22万元垫底。以招商银行员工平均年薪38.31万元计算,1个招行员工的工资就相当于7个工行员工的工资。
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招行相关部门,对方表示,正确计算口径应为当年银行职工薪酬实际列支除以银行员工。如此计算:兴业银行以50.83万元排名第一;招行38.31万元,位居第四。
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询问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邵芳卿,但对方并未就此表态。
除了人均薪酬引人注目外,招行去年的不良贷款余额也受到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招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83.32亿,比年初增加66.38亿,增幅达56.76%;不良率为0.83%,较年初提高0.22个百分点。
招行人均年薪远超工行
4月1日,新京报报道称,几乎稳居员工高薪榜首的招行再次夺冠。据新京报记者统计,2013年招商银行应付职工薪酬269.9亿元,在职员工69078人(含派遣人员),照此计算,去年招商银行员工平均年薪39.1万元。
4月2日,新京报再次报道称,招商银行回应其薪酬“排名第一”,是计算方式不同导致。根据招行的计算,去年该行员工薪酬应为38.31万元,位居第四。
招行人士表示,计算员工薪酬,按照“职工薪酬实际列支”与“当年应付职工薪酬结余”两个概念会导致结果不同。招行认为,相关报道中,由于对计算方式的不统一,导致招行的薪酬排名“上升”。
另据新京报称,全球最赚钱银行工商银行因未剔除派遣员工数量,其平均年薪5.22万元垫底。那么,以招行员工平均年薪38.31万元计算,1个招行员工的工资就相当于7个工行员工。
招行回应中国经济网记者称,相关报道中招行和民生银行是按当年集团职工薪酬实际列支口径计算,而其他银行则按当年应付职工薪酬结余口径计算,两种口径在量级上差异很大。“当年应付职工薪酬结余”指“职工薪酬实际列支 ”减去“已发放职工薪酬”,所剩下的应发的结余部分。如按当年应付职工薪酬结余口径计算,各大银行都为个位数,招行平均职工薪酬为6.81万元。
招行表示,我们理解正确计算口径应为当年银行职工薪酬实际列支除以银行员工,如此计算:兴业银行人均员工费用50.83万元排名第一,招行38.31万元位居第四。
此外,中国经济网记者查阅招行2013年报发现,招行副董事长张光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350.01万元、执行董事田惠宇316.40万元。
相比招行而言,工行的高管薪酬就要略逊一筹了。根据工行2013年报,工行董事长姜建清税前薪酬合计113.7万元;副董事长易会满103.3万元。
不良贷款上升 恶化趋势或持续
3月28日晚间,招商银行发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招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83.32亿,比年初增加66.38亿,增幅达56.76%;不良率为0.83%,较年初提高0.22个百分点。“盈利能力较2012年下降,主要是利率市场化到来,存款要按照核心负债计算,加大了存款吸收难度,净利息收入增长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同时不良贷款的增加也带来了挑战。”招行常务副行长李浩在3月31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年报显示,该行2013年实现净利润517.43亿,同比增加14.3%;期末总资产为4.02万亿,同比增长17.85%。而不良数据却更加显眼。
招行行长助理、首席风险官王良表示,不良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作为股份制银行,贷款结构上更多投向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从不良生成的机构上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海西地区,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行业以及中小型企业。
期末,招行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7691.46亿,占总贷款比例为35%,不良率为1.32%,较年初提高0.45个百分点;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不良率分别达1.78%、1.44%,较年初分别提高0.79%、0.37%;长三角地区不良率达1.81%,较年初提高0.76个百分点。上述三类贷款的不良率远高于其同维度下的其他类别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招行2013年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贷款和可以类贷款的迁徙率分别为2.35%、16.62%、78.89%和37.88%,同比分别提高0.75、9.13、25.8、17.95个百分点。《21世纪经济报道》就此分析认为“该行资产质量恶化将有持续的趋势”。
对此,在近日举行的招行业绩发布会上,招行管理层回应称,受经济下行影响,企业面临筹资困难等问题,因此带来不良贷款的快速增长,但招行的不良贷款生成率为0.66%,虽按年增0.31个百分点,仍处于业内较低水平。招行一向奉行审慎的风险管理政策,对表内外的风险资产统一管理,不良贷款生成率也比较低。
由于不良贷款上升过快,招行2013年全年核销不良贷款21.34亿,比上年增加14.43亿;同时计提102.18亿资产减值准备,比上年增加46.35亿;尽管如此,该行拨备覆盖率仍较上年末下降85.79个百分点至266.00%;期末拨贷比为2.22%,较上年末提高0.06个百分点,但仍未达到监管要求的2.5%水平。
银行业高薪是否合理?
据悉,2013年,平安银行行长邵平以年薪833.26万元高居榜首,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以530.63万元在上市银行董事长年薪排行榜上居第二位。值得一提的是,曾在2008年以1748万元年薪“震惊”银行业的董文标,自2008年以来年薪逐步下滑。
那么,银行业高薪到底合不合理呢?是高薪养廉还是不公平分配,各种争议从未停止过。
早在2006年,上海金融报就曾发文称,“就目前城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来说,金融高管们拿这样的薪水,应该说确实比较高。但高薪本无罪,关键看高薪能否给行业带来高效益,高薪是不是有损社会公平。但问题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尽管看起来轰轰烈烈,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实际上整个银行业的运作机制、银行业的企业文化及激励约束机制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改变,并未能做到高薪与高责任、高业绩切实挂起钩来。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曾指出,金融高管不该拿这么高的收入,不少金融企业高管都是任命制,创造的企业价值有很大差距,企业微利甚至亏损,高管还拿着高薪,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显然,国家相关部门已经着手解决银行高薪“问题”。2010年3月,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正式限制商业银行高管薪酬。银监会规定,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绩效薪酬不得超过其基本薪酬的3倍,且高管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且期限不少于3年。
据了解,2010年银行高管普遍开始降薪,其中董文标年薪降至715.48万元。2012年,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在公开场合表达“银行利润高得都不好意思了”。如今,民生银行高管也悄然掀起降薪潮。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