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届首之年。面对人口激增、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等一系列棘手的大城市病,市人大常委会以创新的思维、扎实的调研为基础,为推进北京的城市公共治理提供法制保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就大城市病先后组织调研多达40余次。
重启立法职能
这几天,市人大代表高子程正忙着为上北京两会准备议案。空气、交通、人口等问题都在他思考的范围之内。
在他看来,即将召开的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亮点之一便是要重启立法职能,打破近12年来未履行立法职能的状况。备受雾霾天困扰的北京,眼下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非大气污染治理莫属。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将纳入人代会议程,助力北京人代会立法职能虚置破冰。“这是更广泛地汇集表达民意、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全社会的民主法治意识的重大举措。”高子程说,为防治大气污染提供法律保障迫在眉睫。
据悉,选择这项草案上人代会,主要是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改善北京大气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子程认为,人代会立法可以增强立法的弥补性。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目前有60多人立法,人民代表大会是760多人,可以充分考虑,集思广益,增强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开门立法听证
此前一年里,草案已经过市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北京金银建出租汽车公司安全总监高鹏清楚地记得去年10月24日。那一天,他参与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的立法听证会,主题是就当时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第81条规定:“鼓励环保驾驶,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地段,提倡机动车驾驶员在停车3分钟以上时熄灭发动机。”是否合理、可行进行立法听证。
当天到会听证的陈述人一共10位,他们都曾在大气法规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对这个大城市病表示关切,并且从不同的方面发表意见。他们中间,有作为普通公民的退休教师,有长期研究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有市人大代表,也有社会组织的代表。高鹏则是来自一线的车辆运营单位代表。
在会上,高鹏说,现在的早晚高峰,一些拥堵路段,车辆频繁熄火启动很可能会造成更大拥堵,建议综合考虑法规执行的地点问题。另外,遇到酷热天气或寒冷天气时,驾驶员通常需开启冷暖风,调节车内温度。但如果严格要求停车熄火,容易造成乘客投诉。
经过“开门听证”,市人大把包括高鹏在内,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收集起来,认真研究。
“市人大常委会下了很大决心,这项立法要让大家真正地参与进来,不怕得票少,甚至于不通过,也要让大家把这个问题很好地讨论。”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小娟说。
根据陈述人的意见修改后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在“停车超过3分钟熄火”倡导还是强制的问题上,原则上重在引导公民自觉,未设处罚,但采纳了高鹏等人的建议,将学校、宾馆、商场、公园、办公场所、社区、医院周边和停车场等地段划为特定区域,以免造成更大拥堵。
创新会前视察
高子程去基层摸情况,最怕“麻烦”。很多人集体活动,使得整个调研拖拖拉拉。当地的陪同、专题汇报中,更是很少能了解到最真实的矛盾。
为了让代表充分了解民意,了解社情,集思广益促进大城市病解决,去年11月开始,市人大常委会改变了以往的视察模式:视察专题根据代表意愿确定;视察方式由过去的“大拨哄”改为小型分散、灵活机动的小组;取消了提前准备的专题性报告和层层陪同,轻装上阵。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520多人次代表分成69个小组,围绕城市建设与管理,特别是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的方方面面深入基层,直接到现场。相关专题达到46个。
经过深入调研,了解实情,充分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代表们有话要说。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市长王安顺,副市长陈刚、张工等到会当面与代表沟通交流,听取来自一线“热腾腾”的意见和建议。
市人大代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委员李其军提出,北京对资源的聚集效应以及较好的民生服务,对于人口具有吸铁石的作用,但大城市病也非常突出。弹丸之地,已无法承受无边界的人口之重,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和政府管理幅度等问题,都达到了极限,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北京应严控人口,采用多种方式疏解。提高低端产业门槛,围绕服务、职能定位制定北京产业负面清单,规范小理发店、小废品收购站、地下室、简易房、群租房屋。
代表安丽娟认为,北京应搞清楚流动人口的构成、底数等数据。可考虑成立首都人口资源小组,规范管理人口问题。
副市长陈刚回应说,北京确实到了非常重要的时期,各种矛盾比较集中,称之为城市病。现在的北京每年人口增长量达六七十万,远超过当年的东京,空气、交通、水资源等都变得非常紧张。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根本。三中全会提出要转变发展理念,市委也即将就此召开会议,集中重点研究这些问题。
副市长戴均良也表示,北京人口现在超过2100万,2012年底是2069万,“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庞大了,已到了北京承受的极限,必须解决。”
没能抢到发言机会,高子程至今遗憾:“代表们都想把自己的一线见闻、群众的意见表达出来,经过一轮充分的会前视察,代表们对基层的认识、对现实的了解以及对问题根源的把握加深了。”
改革预算初审
城市病的治理需要资金的支撑。纳税人的钱花得是否合理?是否有效?为了看紧政府的“钱袋子”,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对预算审查和监督工作进行了大的改革。常委会加强和改进了预算初审工作,首次安排所有专门委员会参与预算初审,审查对口政府部门的预算编制情况,提出书面审查意见;首次组建由56名代表参加的财经代表小组,参与预算方案的初审,在初审环节就体现老百姓的意愿。特别是首次采用专题审议的形式,对市政市容委的部门预算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进行审议。
高子程是财经代表小组成员之一。以往常常有代表反映看不懂预算报告,因为时间短审议质量也不好,更多代表参与到初审当中去,对他们的履职无疑是一大促进。
从小区人数统计有误导致垃圾桶等设施投入不足到应该把钱用在“刀刃上”,重点解决城市病难题,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提出。
充分吸收了各方意见后,初审报告经主任会议讨论后报送市委、市政府,政府积极回应,进一步优化预算结构,增加大气污染治理等投入,使预算草案更加符合代表和老百姓的意愿。
经过届首之年的履职,包含高子程在内的769名市人大代表将走进北京两会的会场,提出议案和建议、参与审议,带着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思维留下的印记。
本版采写京华时报记者张然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