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互补的贸易结构……中俄经贸合作基础,远不是几个短语所能描述的。然而现实是,多年以来,中俄经贸合作始终未能达到双方理想的高度。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俄罗斯经济增长曾“昙花一现”,之后便持续萎靡,直至2013年末,这为中俄经贸合作蒙上了阴影。
俄再陷经济困局
按预想,在“向东看”战略下,中俄合作应在2014年紧密携手甚至走入“蜜月期”,但实际上,由于俄罗斯本身的产业发展保护倾向,以及自身经贸结构调整不到位等因素,2014年的中俄合作预计仍难言“突破”。
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俄罗斯GDP增长率分别为1.6%、1.2%和1.3%,均未达到此前俄政府预估的2013年全年GDP增长1.8%的均值。同期,重要经济指标也大幅下降,工业生产仅增长0.1%,采掘工业增长1.1%,加工业是负增长0.3%,电力、石油、天然气负增长0.5%,投资负增长1.4%,失业率提高到5.3%,对外贸易额负增长0.5%。“外部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情势变化,共同夹击俄罗斯经济。”商务部研究院欧洲研究部副主任刘华芹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田春生一致认为。
田春生向国际商报记者指出,2013年全球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加之全球液化天然气产能快速增加和页岩气革命等意外因素作用,直接导致国际市场对俄罗斯能源等原材料产品需求急剧减少。
同时,能源价格走低也令俄经济“雪上加霜”。以2013年第一季度俄天然气出口为例,当季俄天然气出口量同比下降60%,出口收入同比减少58%,石油出口量虽仅下降0.38%,但由于油价下降,石油出口收入同比减少54.5%。
多年以来,能源始终是俄罗斯经济增长赖以依存的大户,如今,能源出口面临量价齐跌,“没有动力,俄罗斯经济何谈增长?”田春生反问。
刘华芹表示,在俄罗斯产业结构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背景下,俄国内产业竞争力始终不强,无论是投资还是内需,都很难在出口“缺席”的前提下“独当一面”。
数据显示,在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措施的影响下,外资从俄罗斯撤离现象严重,2013年前10个月,俄罗斯资本外流累计已达480亿美元。2013年上半年大量资本外逃导致卢布贬值,年通货膨胀率升至7.4%,进而国内消费也被压制。
另外,刘华芹补充,俄罗斯企业和居民负债率极高,一方面会影响国内消费,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据俄罗斯中央银行预测,2013年俄罗斯居民的负债率高达10万亿卢布。
实质合作进展缓慢
按道理,能源主要购买方需求下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俄罗斯总统普京倡导的“向东看”战略应该大幅展开,中俄经贸就此迎来“春天”,俄罗斯经济重获增长的新动力。但事实是,中俄经贸合作始终是高层领导和实质需求的“一头热”,实质合作进展缓慢。
以中俄合作需求最急迫的能源合作为例,一直以来,俄罗斯较高的油气储量、中国较高的油气需求,决定中俄对于天然气的态度: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可惜“两情相悦”的买卖却被卡在了“价格”上。
刘华芹解释道,俄罗斯不愿按照中国需要的所谓“低价”出售天然气,担心招致欧洲等老客户的不满;中国则由于国内天然气价格水平限制和防止经济风险考量,无法提价。
所以,田春生直言,基本层面上,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已无太大转圜余地,未来只能期待国际环境改变来推动。
至于其他方面的合作,俄罗斯一直在多场合呼吁中国企业赴俄罗斯进行投资,可按照黑龙江省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笪志刚的判断,经济增长乏力的现实,很难改变俄罗斯国内投资环境的积弊,中企赴俄投资特别是能源投资方面,地方保护倾向严重。
笪志刚表示,“更多投资可能会招致更多贸易纠纷,中企支付贸易成本增高,利润下降,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