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就业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有报道称,北京、上海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不足三成。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调整心态,改变观念,不要‘眼高手低’”的劝诫又在耳边响起。
笔者“有幸”曾毕业三次,在各大招聘会上经历了三轮考验。就笔者所闻所见,一个既无显赫家庭背景,又非名牌学校精英的普通学生,如果在毕业之初还期冀能够找到一个待遇高、有发展前景的工作的话,在经过多次应聘被拒的打击之后,找到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就成为眼前最紧要的事。
能养活自己,这个要求高吗?我们可以算算。在北京,往最低算,每月必须支付1000元的房租,仅限于五环外拼租;必须支付200元交通费用,仅限于公交和地铁;还必须花1000元饭费,也仅限于填饱自己的肚子。除此而外,买生活必需品要花钱吧,治病要花钱吧,一般的社会交往要花钱吧。每月必须的开销有多少,大家心里应该有个谱。央视新闻1+1报道中提到的小范,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他的条件是2500元起薪,并且不介意从底层销售员做起。这样的要求已经低无可低,但仍没有找到岗位。
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从“吃官饭”变成在市场中找饭吃,从赚取稳定收入到满足生活必需,毕业生的心态已经调整的够多了。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们还能调整什么?
有人常常以大学生当“猪肉倌”、研究生“扫厕所”为例,劝诫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这种就业方式可以被理解,但不应成为常态。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放缓,毕业生总量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三重压力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毕业生调整心态、改变观念,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难问题,却无法增加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增加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要从“教育”和“市场”两方面入手。就教育而言,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概念轻能力、重招生轻就业的旧有教育培养模式,针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近些天,“不做工科女”、“换专业”等图片在网络上流传,这就是对调整教育模式适应就业需求的一种现实表达。就市场而言,关键是发展高端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能够在高端产业中更有适应性、更有用武之地。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主要的吸纳池,就是高端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现代服务业。
就业难不是一个新问题,多年的积累,已经让这一难题,难上加难。面对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个人调整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必须下决心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