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并未因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而终止,其与京华时报的“对掐”愈演愈烈。但是,不管双方如何“掐架”,对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争吵,而是事件的真相和水质的安全。
农夫山泉董事长钟晱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农夫山泉水不如自来水”的报道对其是最致命的。而农夫山泉北京大桶水下架一事,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于大桶水下架一事,钟晱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个协会就让产品下架的环境是不可能让我们继续生产了。与其让北京消费者担忧,不如关闭工厂。”
农夫山泉“挽尊”的表现博得了不少看客的支持。在本次的多项选择微博调查当中,72.2%的人都投票给了“农夫山泉被黑了”这一选项。
然而,北京市桶装饮用水协会常务副会长袁军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农夫山泉北京大桶水提出了质疑,称其生产水的水厂环境较差,同一家工厂生产的水,打上农夫山泉的牌子卖到22元/桶,而自己生产的水则仅卖15元/桶。因此,建议农夫山泉不要关闭工厂,应该让媒体及消费者去参观水厂,而非简单的关闭水厂。
有22.2%的人投票给了“农夫山泉存在一定问题,应虚心改正”这一选项,认为农夫山泉可能存在问题的受访者虽然是少数,但市场隐藏的疑虑难保不会在未来发酵。
如今,事件中的各方当事人无论是农夫山泉还是华润怡宝,无论是京华时报还是北京市桶装饮用水协会,无一不叫屈自称“被黑”了。先是华润怡宝一纸诉状告了农夫山泉名誉侵权,之后农夫山泉又扬言将京华时报拽上法庭索赔损失,可事实真相到底如何?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第三方出手裁决,可以预见走进法庭的战争必将是一场拖拖拉拉的拉锯战。而消费者最最迫切关心的永远只是水本身的是否有问题。遗憾的是,事情发展到眼下的地步,似乎各家维护面子的成分要喧宾夺主了。
调查结果显示,有33.3%的人投票给了“权威部门有责任查明真相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选项。
还有33.3%的人选择了“主管部门应抓紧解决多头标准互相打架的问题”。北京市国凯律师事务所律师钟兰安表示,天然饮用水行业标准很多,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等。在农夫山泉双方“对掐”的背后,质检部门应该制定一个权威的标准出来,只有这样,企业可以按照唯一的丈量尺度来规定自己产品的标准,避免以后类似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再次发生。 南方日报记者 周照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