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国际资讯

日媒称中国正向消费社会转型:“网购”功不可没

2016年09月12日 08:33:01  来源:参考消息网
字号: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金融顾问委员会成员沈联涛和国际金融论坛主席肖耿8月31日在《日本时报》网站刊登题为《中国消费社会的形成》的文章称,中国正在从制造业推动型和出口引领型经济体向服务和国内消费为主的经济体转型稳步进行。这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全球经济未来都是利好消息。

  文章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联合出版的《中国商业蓝皮书(2016年至2017年版)》便描绘了上述变革。在经历十多年两位数增长后,2015年,中国零售市场总额达到30万亿元人民币。最终消费支出开始攀升,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上述蓝皮书预计到202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能达到50万亿元人民币。

  这一转型的关键推动因素之一是互联网技术。基于对公共基础设施大量投资,譬如港口、机场、公路、铁路和通讯,互联网现正在不断迅速扩大中国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同时降低成本、加快运输。因此,中国网络零售近年来出现激增,从2012年占全部零售的6.3%增至2015年的12.7%。到2020年,中国所有零售交易将有40%通过网络进行。通过手机网购从2011年的仅1.5%增至2015年的55.5%,并可能到2018年达到73.8%。

  中国现已超越美国建立全球最大网络销售市场。其增速已达33%左右,也是此类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尽管互联网使用率上升——中国网民数量从2008年的2.53亿增至去年的6.88亿——但仍有进一步扩张的充分空间。

  文章称,上述进展反映出创新能够在不大兴土木和维护昂贵实体产业的情况下实现广泛消费。事实上,移动销售增长一直由低收入消费者推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有超过81%的互联网活动是通过移动设备发生的。

  一项关键创新是阿里巴巴这种多边平台,它们通过提供生产、物流、分销和支付渠道挑战传统商业模式——并且大获成功。2016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宣布其在中国零售市场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达49%,而另一家网络平台腾讯报告称增长率为52%。

  通过连接中小型企业和消费者群体,此类平台影响到了大型国企某些竞争优势。的确,尽管中国互联网零售业革命带来的收益一直高度集中,但这种集中性一度未出现在国有领域。

  文章称,因此,长期以来专注于单一市场或产品的国企现在已开始意识到有必要重组才能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竞争。鉴于国企改革长期以来一直位于中国议程之上,事实证明这种额外推动力可能颇有裨益。但有关判定如何为良性竞争创造公平环境、在互联网时代改进资本分配的挑战依然存在。

  不仅是中国大型企业需要反思其商业模式。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平台变得愈加全球化,这些平台可能影响到国际贸易中大型跨国公司的主导地位。2015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总额已增至5.2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总贸易额的17.6%。明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贸易额的23%。

  文章称,对中国来说,这种增长是利好消息。的确,在许多传统行业表现放缓之际,网络零售可能是经济的救命稻草。

  中国电子商务革命使该国消费者能够决定资金流向。他们不仅可以选择其视为物有所值的商品和服务,还可以选择居住与受教育的地点。因此,他们成为房地产市场、供应链、金融甚至是货币政策转型背后的关键推动因素之一。

  中国政府的任务是更高效地回应民众需要和企盼,包括通过加快经济改革进程。尤其是,他们必须逐步淘汰因产能过剩、坏账和就业率下滑不堪重负的供应链,同时对电子商务竞争中的赢家征税。这些重要事项正在挑战货币、财政、工业、环境和社会政策传统制定方式,同时考验官僚机构和政治体系的能力。

  中国向消费社会的转型将对商品和服务的国内外供应商和分销商产生深远影响。这起初可能影响到某些中国贸易合作伙伴,尤其是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中国对其商品出口需求的新兴经济体。中国进口下降已经导致商品价格下跌。此外,外国进口商可能发现中国制造消费品现在可能更迎合本地品味和偏好。

  文章称,无论出现什么挑战,事实是一个以本地消费者为基础的繁荣中国将有助于形成——并且塑造——一个繁荣的全球经济体。人们可以将其归功于电子商务。(编译/王宾)

[责任编辑:李帅]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