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国际资讯  > 正文

奥巴马经济“再平衡”尚难突围

2014-04-22 09:2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美国总统奥巴马23日起将对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亚洲四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美国白宫表示,奥巴马这次亚洲之行目的在于展现美国在外交、经济和安全领域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接触的承诺。尽管分析称,奥巴马此次访亚经济并非其重点内容,但加强和亚洲国家经济关系交往,从而扩展亚洲市场,实现经济方面重返亚洲,获取经济方面再平衡,是奥巴马难以绕开的议程。

  早在去年10月,奥巴马就有访问亚洲之意,但是由于美国政府的关门风波,行程被迫取消,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奥巴马的A PEC之旅。可以说,此次姗姗来迟的亚洲之旅是奥巴马对其亚洲伙伴的一次补偿。

  加强和亚洲四国的经济关系显然在奥巴马行程的考量中和地区安全问题占有同等重要位置。在经济领域,奥巴马来访正值美日TPP新一轮谈判再陷僵持之时。因此,与日本方面进行有关双边贸易议题的协商将成为奥巴马此次访问亚洲的首项重头任务。而对于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奥巴马将更多地着眼于修补关系,作中期经济关系方面的考量。

  尽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都是美国昔日盟友,但在贸易谈判方面,对美国立场都比较强硬。在此次访问中,白宫除了在地区安全方面对其亚洲盟国可能提出诸多要求外,在经济方面,尤其是奥巴马急于推动和打造的TPP方面,可能也会要求其盟友作出一定让步,以完成奥巴马重新融入亚洲、扩大市场的愿望。不过由于奥巴马未能争取到贸易快车道的特权,此行也很难预料会获得日本等国一步到位式的让步,因为即便能快速促成贸易协议,仍可能会在提交美国国会时遭到发难。因此,奥巴马此次想在TPP方面取得进展并非易事。

  日本方面,美日就T PP相关条款的深入谈判已经进行了多轮,但是由于在农业和汽车等多个敏感领域存在巨大分歧,始终未能取得成果。不过就在上周,双方代表表示,他们对在某些方面取得进展仍然十分乐观。据《西日本新闻》17日报道,围绕T PP关税谈判,日本有望维持大米和小麦的关税。作为维持关税的代价,日方拟接受美方提出的增加进口配额制度,即在保持现有进口配额的同时,单独对美国大米和小麦设定优惠条件。但16至18日三天谈判后,双方意见分歧依旧很大,未能寻找到突破口。24日,日美首脑将进行会谈,能否在此之前取得基本一致,尚难断定,极有可能双方的谈判还将推迟到5月份继续进行,这将使TPP谈判日程一拖再拖。

  日本之后,奥巴马将访问韩国。此次访问是朴槿惠政府成立以来奥巴马首次访问,今年又是韩美同盟成立61周年,奥巴马访问对韩国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韩美同盟、东北亚局势外,在经济方面,韩国也在与美国进行T PP谈判。韩美FT A已经生效两年,两国水产品交易规模大幅增长,较FT A生效前增长24.6%。而同期韩国与世界各国水产品整体交易规模为55.9亿美元,减少6.1%。不过,有报道称,尽管成效显著,美国仍在确认韩国是否完全履行放宽美国商品出口至韩国管道的承诺,海关监管及汽车进口成为症结。至于T PP,去年韩国在T PP谈判临近收尾时表示希望加入此谈判,美国对此表示为难。好在日美分歧成为主导T PP成败的重要因素,这一难关何时通过没有明确时间,这给韩国留出了时间,韩国有望在上半年决定是否加入TPP谈判。

  奥巴马亚洲之行的第三个国家是马来西亚。奥巴马是48年来首位到访马来西亚的美国总统。马来西亚国家不大,但却是东盟创始国、A PEC成员、TPP成员,是东南亚的重要国家。从中长期看,加强和马来西亚的关系,有助于美国重返亚洲。而菲律宾的重要性和马来西亚相仿。美国还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奥巴马访问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还可以巩固美国作为东盟第二大最值得信任国家的地位。

  马来西亚也在参与T PP谈判,但在知识产权、国有企业等问题上与美国胶着而难以突破。在奥巴马来访之际,马来西亚方面“不急于签署T PP”的姿态似乎仍未改变。马来西亚贸易部长慕斯塔法3月中旬在国会答辩时还断言,奥巴马到访马来西亚不会成为T PP签署的压力。马方还表示东盟的重要性并不亚于T PP,也显示出坚持自身利益的立场。

  奥巴马亚洲之行力图强化美国在亚洲的存在,为其争夺在这个地区的经济利益,加强在该地区略显滞后的经济战略。短短一周,奥巴马能否完成多项重任,可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王伟]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