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通过汇率优惠等举措吸引内地特别是深圳读者观展。何俊 摄
自助刷卡过关的快捷,轨道交通接驳的顺畅,网络信息传播的深远,让深港两地的人们在文化消费方面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和融合。与深圳相比,香港有着更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积淀,也有着更广阔更国际化的视野,香港也因此有着更丰富的文化内容。
无论是舞台艺术,博物收藏,还是从今日开幕的香港书展来说,香港的文化消费对于深圳人来说吸引力仍然足够。
市民方小姐告诉记者,自己有很多北京、上海、广州的朋友会专程前去逛香港书展。作为一个爱书、喜欢参与文化消费的深圳人,她也一早通过网络预约了金澄宇、王家卫、严歌苓、阎连科等人在书展期间的讲座。
“趁着现在是暑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书展逛逛。书展之外,还可以看看近期香港的舞台剧音乐会等演出,看看只在香港上映的电影,还有一些暂时未能到内地的展览。”
深圳人热衷香港书展上“淘书”
近期,香港文化消费的最重头莫过于今日开展的第25届香港书展。今年为期一周的书展以“从香港阅读世界——越读越精彩”为主题,特别邀请了香港著名作家董启章为年度作家,计划举办文艺廊、名家讲座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今年的香港书展有30个国家及地区共570家参展商参与。其中,“国际文化村”首次吸引了日本的参与,也得到了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和哈萨克斯坦的加盟。
此外,今年书展邀请到的名人与作者已逾300个,他们分别来自不同国籍,包括英国、美国、日本等。其中,《东京小屋》的作家中岛京子与Hello Kitty第三代设计师山口裕子也将到书展参与讲座。
“香港书展可以说是华语族群里最盛大的书展。它的关注人群早已超越了香港的地域范畴,在广东、华南乃至整个中国都有大批拥趸。”多年关注香港书展的媒体人梁小姐认为。
对于书展的读者构成,在此前的推介会上,主办方香港贸发局展览市场拓展总监尹淑珍表示,2013年参与书展的98万人次中,其中内地读者人数约为9万,马来西亚等华人较多的东南亚国家慕名而来的读者也有一定比例。
尹淑珍表示,广深两地与香港距离较近,文化与香港也息息相关,两地居民与香港往来频繁,故选择广深两地推介。
“深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阅读气氛浓厚,人们有阅读的需求和习惯,也不吝惜时间和精力,更懂得辨析文字优劣,因此绝不会放过去香港书展挑选好书和与心仪作家面对面的机会。事实上,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几年每逢书展期间,总有一些深圳人通过固定的路线早去暮归,仔细看他们拿的袋子、宣传册,听他们的对话和言谈,就知道他们都是去香港书展的。”梁小姐说。
“书展粉”人群不在少数,在一家设计公司工作的刘元告诉记者,自己曾在微信朋友圈上召集去香港书展,得到了上百条回复,虽然大家预订的日期不同,但大约有近20位朋友都能确定成行。“去年香港书展举办的时候,整个微信微博都被刷屏了”。
“香港舞台艺术更接近业界前沿”
近期,林奕华的《梁祝的继承者们》、《恨嫁家族》即将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7月14日,香港著名导演林奕华在广州大剧院举办“戏剧讲座:我的英伦观剧经验与《梁祝》创作谈”。
讲座之后,在国内舞台剧界极具影响力的公众平台“爱丁堡前沿剧展”上,有作者这样写道:“在高铁和飞机如网络般密织的时代,爱戏的人,飞去伦敦和爱丁堡,或是从北京到天津、从上海到南京,从广州到香港追戏,已经并非难事。为了与自己最爱的艺术家相逢,为了在剧场里让刹那成为永恒,为了那新鲜的感受激发出内心澎湃的创意——跨城看戏,为什么不?”
相对深圳,香港的舞台创作蓬勃,剧团及艺术团体众多,也有林奕华等一批知名的华语舞台剧导演。在政府及文化基金等扶持下,香港话剧团等每年都推出众多的新剧。
林奕华曾是深圳的常客,他导演的《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贾宝玉》等作品都曾先后在深圳登陆,也曾多次将新戏的内地首演放在深圳。7月他的两部戏在香港的演出也吸引了深圳粉丝的追捧。
市民孟小姐早早就订好了《恨嫁家族》的票,她告诉记者:“对于不太讲粤语的深圳人来说,大多数的香港舞台剧目都有语言隔阂,但是林奕华之前的舞台剧是普通话演出,也让我更容易了解他所要表达的想法。多场戏下来,觉得林的舞台剧还是有吸引力的,也很愿意花钱去香港看他的戏”。
相比明星、名导和大制作的林奕华,香港话剧团的舞台剧则让深圳观众陌生一些。近期香港话剧团将有《安·非她命》和《三个高女人》上演。粤语舞台剧的版本让原本就使用粤语的广东人刘永觉得自如。
“我喜欢舞台艺术,但在深圳能够看到的题材有限,香港的很多剧目,虽然不见得质量有多好,但贵在种类和数量丰富,也有很多是与戏剧前沿接轨的剧目上演,你总能找到几部贴近自己生活的剧目”。
在购票之前,刘永会去查阅剧目的相关信息,找到一些让他觉得有品质保证的因素。“品质保证并非是有没有明星、几分钟笑一次那样的噱头,而是说这个剧目的剧本如何,有没有得到过业界肯定,就像电影一样,得过世界级大奖的电影再差也有个八成。”
香港文化之行渐成深圳人休闲方式
作为资讯领先的前沿城市,香港的国际化视野让它拥有了更大的文化展台。在博物展览方面,香港往往成为国际艺术进军亚洲的第一站或者唯一一站。
无论是曾在内地各个城市引发模仿热潮的“大黄鸭”,还是汇聚世界珍宝的“巴塞尔”、以及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等人的名作展览,香港的展览对于热爱艺术的深圳人来说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近期我最关注的是《巴黎·丹青二十世纪中国画家展》”,事先做足了功课的书画爱好者何先生说,这个展览展出的作品囊括油画、国画、速写、版画、雕塑等。
“在深圳看展览的感觉常常是不新鲜”,何先生说,深圳的博物馆或者展览场所太少了,大多数时候展出的项目比较常规,有分量的大展虽有但不多。在香港,由于展馆很多,大大小小的展览也相应多起来,尤其是在香港这个文化东西交融的城市,很多时候主办方策展和布展的思路不一样,着眼点更加新鲜。
对于年轻一些的深圳人来说,充满趣味性的展览更加吸引他们的目光。“宫崎骏的动画片是我的最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已不仅是动画大师,而更是一位大艺术家。”在华侨城创意园,正在旧天堂选书的深大陈同学这样告诉记者。
近期,自己正在和好朋友相约一起到香港看《宫崎骏动漫展2014》。这是一个让动画迷兴奋的展览,共有超过1300件吉卜力工作室动画电影的原创场面的手稿展出,当中包括宫崎骏最早的作品《风之谷》,多套经典作品如《天空之城》、《龙猫》、《再见萤火虫》、《幽灵公主》、《千与千寻》,以至去年最新的《风起了》和《辉耀姬物语》作品。
陈同学说:“香港的展览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大多数免费或者收取少量门票费用,比如这个宫崎骏漫画展标准费用票价20元,学生票这样的优惠票仅10元就可以看到,即使是学生完全可以接受。在国内,这样的展览如果收费的话肯定得几十上百元才能看到。”
随着深港两地进一步融合,到香港进行文化消费的深圳人甚至可以计划出种种“文化之旅”的线路图。
上午到会展中心或者二楼书店听一场讲座,买几本书,下午到戏院去看一部内地没有上映的好莱坞大片,晚上到文化中心看一场戏剧,或者到红馆听一场怀旧的明星演唱会。曲终人散后,乘坐末班车过关回到深圳。
“这样充满文化气息的香港之行,正成为越来越多深圳人的休闲方式。”梁小姐说。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