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成为各省份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但投资仍为各地所重视。截至目前,以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为重点,多个省份发布超万亿投资路线图。据不完全统计,从目前已公布投资规模的省市来看,各地安排的投资计划规模已达20万亿元。
在这场投资“盛宴”中,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将发挥重要作用,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必由之路。财政部近日表示,2015年财政部将按照“法律规范+政策指导+实施细则”的框架,建立健全PPP制度体系,并做好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财政管理工作。2014年以来,财政部大力推广PPP模式,一大批PPP项目“落地”实施。初步统计,目前各省已公布的2015年PPP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已近万亿元。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赵晓娜
发力
多省发布超万亿投资路线图
据重庆市发改委日前披露,今年重庆市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6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00亿元,投资强度保持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以上,项目有600余个,涵盖了交通、旅游、文化体育、城市开发等方面。
重庆并非个案。在今年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少省份明确指出,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推手,将以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作为抓手,拉动经济平稳增长。其中有多个省份发布超万亿投资路线图。
以陕西省为例,该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以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整体质量保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万亿元,增长20%左右。确保西合复线、沣河综合治理等项目建成投用,力促关中城际铁路、吴定高速、安康新机场、斗门水库、渭南热电联产、陕北至潍坊输电线路、四医大综合园区等一批项目按期开工。
在河北省两会上,河北省省长指出,要重点抓好100个续建保投产、100个新开工和100个前期项目,力争全省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达到1500个、投资增长20%以上。
湖北省则明确提出,确保今年完成2.9万亿元以上投资规模,同比增长19%,抓住国家重视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倾斜,推进公路、铁路、航运、机场、水利、能源等领域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而湖南则提出要积极培育内需新增长点,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实施50个重大工程,推进1000个重大项目,力争新增通车高速公路210公里以上,建设干线公路1800公里;加快湘江、沅水、澧水等高等级航道及重点港口建设;推进长沙中低速磁浮工程、黔张常、怀邵衡、蒙华铁路湖南段和娄邵铁路扩能等项目建设。
在陕西、吉林、内蒙等省份,均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依托,提出1万亿元以上的巨额投资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根据目前各省公布的投资规模来看,各地安排的投资计划规模之和已达20万亿元。
方向
PPP项目纳入预算管理
去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各省均在布局稳增长措施。然而,巨额的资金从何而来,也成为横亘在各省面前的难题。
对此,很多省份把目光投向了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稳定和扩大政府公共投资规模,对接国家重大工程包,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等多种投融资模式,加强重大水利、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安徽方面则要求,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实施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强化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
实际上,推广PPP模式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而早在2014年底,财政部公布了首批30个PPP示范项目,总投资额1800亿元,其中22个是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
初步统计,目前各省已公布的2015年PPP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已近万亿元。那么,PPP模式能否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气象?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3月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个别地方对PPP模式的认识仍然尚欠全面,可能存在“走偏”和“变异”的问题。
王保安指出,与传统的一次性项目审批不同,PPP模式需要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合同管理,在合同有效期内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进行持续监管,并将政府付费和使用者付费与绩效评价相挂钩,确保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据透露,2015年财政部将按照“法律规范+政策指导+实施细则”的框架,建立健全PPP制度体系,并做好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财政管理工作。
为确保PPP项目在长达二三十年的合同期内,地方政府有能力及时、足额按照合同履约,2015年,财政部将制定一系列制度规范,明确要求统筹评估和控制PPP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将PPP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管理,并由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进行监管,从而对政府履行合同义务形成有效约束。
[责任编辑: 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