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长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珠三角最低能见度仅300米 雾霾倒逼治理政策有望密集出炉

2013-11-22 13:43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本周二环保部发布的空气质量月报显示,10月我国空气质量迎来下半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空气质量均比上月下降,珠三角空气达标率仅22.2%,较上月下降了43.8个百分点,不但被京津冀、长三角超越,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详见本周三本报报道)。

  省环保部门专家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空气污染形势的日益紧迫,使得从国家层面到地方,一批治气相关的环保政策或将在年底开始密集出炉。记者了解到,广东省贯彻大气“国十条”的行动计划以及有关油品升级、大气污染应急等方案,也将在今年底明年初出台。

  珠三角最低能见度仅300米

  随着冷空气减弱,我省本周雾霾再现,截至昨日珠三角已经连续三日出现PM2.5大范围超标。据省气象部门监测,昨日上午粤北、珠三角和粤西的部分市县出现了轻雾或轻度霾。前日,雾霾范围更大,肇庆封开录得全省最低能见度仅300米。广州一连三天出现了灰霾现象。

  省环保部门监测显示,截至昨日下午,珠三角62个空气站点中有43个出现PM2.5超标,分布于除珠海外的珠三角8个城市,超标站点占七成,其中肇庆、江门的10个站点达中度污染级别。前日,位于佛山的4个站点更曾出现重度污染级别, PM2.5最近24小时浓度达150微克/立方米以上,是国标的2倍多。

  事实上,与夏季珠三角空气污染主要为臭氧不同,入秋之后PM2.5污染也出现了升高的现象。10月底,佛山高明区就发生了PM2.5重度污染,佛山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这是省内第一个启动空气重污染应急的城市。

  省气象台预计,今明两日我省部分市县雾霾持续,本周日随着中等冷空气南下影响我省,并伴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平均气温下降4℃-5℃,才可望驱散雾霾。下周一开始广东又恢复平稳的天气。

  PM2.5污染危害本月起超过臭氧

  省环保部门专家分析,从历年数据上看,10月份都是珠三角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的时段,其中超标最严重的是臭氧,但由于气象扩散条件不佳,PM2.5也大幅上升。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前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0月珠三角地区超标天数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占超标天数的83.9%;其次是PM2.5,占16.1%。“其实10月很多时候是臭氧和PM2.5同时超标,但臭氧超标程度比PM2.5更厉害,所以列为首要污染物”。

  他表示,臭氧污染严重情况到11月会有所好转,“11月的日照时间减少,气象扩散条件也会相应转好。”但他也指出,11月开始,因为强冷空气仍较少,PM2.5污染将成珠三角空气质量的又一大挑战。

  未来PM2.5可能“后来居上”的情况,在10月份已见端倪,当月珠三角PM2.5、PM10浓度分别上升89.5%、73.8%,臭氧日最大8小时值平均超标率上升39.4个百分点。“而从历年的情况看,珠三角乃至广东空气质量较差的时段还会持续到2、3月份,直到4月汛期降临,才可望好转。”

  广东在酝酿出台相关环保政策

  严峻的空气污染形势,也将催生一系列治气政策。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近日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上明确,全力落实国务院《大气十条》,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蓝天白云。他同时透露,正抓紧研究起草《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突出问题。力争在2013年底前发布实施。

  珠三角作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其所属的广东省在岁末也密集酝酿着相关环保政策出台。在油品升级上,下月1日起,粤Ⅳ汽油供应范围从目前的珠三角6市扩至全省。而第五阶段的粤V标准也即将出台。省环保厅透露,目前,粤Ⅴ车用汽油标准已经通过了专家论证,标准(报批稿)已在省质监局进行了公告,公开征询意见已经到期,下一步将上报省政府批准实施,并拟在珠三角6市先行推广。

  环保部门专家透露,虽然广东迟于北京、上海等地推广第五阶段汽油,但粤V标准将部分严于京V、沪V标准。

  广东贯彻《大气十条》的地方落地措施“粤20条”已上报省政府,该方案包括燃煤总量削减目标、机动车尾气治理、油品升级等20条具体的治理措施。《珠三角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也将在省政府批复后,拟在年底或明年初印发实施。

[责任编辑: 王君飞]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