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处理,再用到小区的景观湖和绿化上,既节约了水资源,又缓解了城区防汛压力。昨天,在我市雨水收集利用示范项目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小区应当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规定,明年将写入新建小区规划要点。
案例:银城东苑小区4年节约水费30万元
走进银城东苑小区,10米高的喷泉喷向天空,一大片湖面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水草。
“这景观湖全部换一次水,需要8000吨自来水。”小区负责人给记者算了笔账,按照一吨水2.80元计算,整个换一次水,费用在2.24万元左右。夏天一个月换一次水,冬天两个月换一次水,一年平均换10次水,再加上小区的绿化用水,费用相当可观。
2005年,小区投用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屋顶、路面、广场、停车场等处收集的雨水,输送到一个800立方米的地下储水池。在经过雨水管—收集池—过滤池—气泡池—膜处理器—清水池等工序后,清澈干净的雨水通过泵房打向湖中。
据小区负责人介绍,小区占地面积共11.48万平方米,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投资80万元,每处理1立方米水的直接成本为0.35元,每年可利用雨水量近3万立方米。小区建成4年多,累计节水13.2万吨,节约水费约30万元,节约下来的水费仍用于小区居民。
举措: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写入规划要点
据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吕伟娅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不少国家就开始发展雨水收集利用。如德国修建了大量的雨水池来截流、处理及利用雨水,削减雨水的地面径流,降低处理厂的负荷,降低城市洪涝危险。我市雨水充沛,年降雨量约1100毫米,在雨水利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实,我市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南京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中就明确规定: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但该规定并没有强制执行。究其原因,市供节水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个小区需要建设多大规模的雨水收集系统才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需要进行详细的调研。一年来,我市对聚福园、金鼎湾国际、燕归园、西堤国际、清江花苑等10个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进行了实地跟踪研究,总结出技术可靠、运行经济的雨水利用经验,并推出了银城东苑、金鼎湾两个示范小区。
管理部门表示,目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推行时机已成熟,明年,“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规定,将写入新建小区规划要点。如违反规定,将按照相关法规给予处罚。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