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通讯  > 正文

小米涉嫌虚假宣传纠纷不断 履诺能力待考验

2015-09-28 09: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编者按:“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小米公司却接二连三得陷入涉嫌虚假宣传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口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难道是小米此前的好口碑来得太容易,反倒不在乎了吗?

  小米公司风头正劲,借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的契机,小米公司宣布与微软就云服务达成合作。与此同时,小米公司还发布了新的旗舰机型小米4c。

  但是,风头正劲的小米公司背后也承受着多样质疑。前不久,小米公司陷入“红米Note2换屏门”事件,引来众多消费者指责其虚假宣传。然而事件并未平息。近日,又有用户爆料称,不止是红米Note2,其所购买的红米2A也同样存在屏幕真实供应商与小米公司的宣传不相符合的现象。

  再涉虚假宣传

  张进(化名)近日购买了一台红米2A手机。在原先的宣传上,小米公司宣传红米2A增强版采用的是“夏普、友达等供应商”。不过,经过张进自己的测评,这台红米2A的屏幕供应商为京东方boe。

  张进认为小米公司存在宣传误导的嫌疑,于是在微博上公开此事。目前,小米公司已经对官网相关页面的宣传语进行了修改,由原来的“夏普、友达等供应商”,变更成“夏普、友达、深超、京东方屏幕供应商”。

  为何小米公司早先不明确标出所有的屏幕供应商,而只把进口厂商标示出来,却将国产厂商用一个“等”字涵盖呢?《证券日报》记者多次致电小米公司公共关系部人士试图了解情况,但电话无人接听。

  事实上,此前不久,小米公司也刚被曝出红米Note2虚假宣传风波。多名消费者指出,在购入红米Note2后,发现手机采用的屏幕并非是之前小米所宣传的进口夏普、友达屏幕,而是国产天马屏。

  小米公司当时承认宣传失误,并修改了宣传页面。但此举并未获得消费者认可。目前,这些红米Note2用户组成了维权群体,正在集体委托打假人士王海对小米公司发起起诉。维权群体据称超过1000人。

  同时,据记者最新获悉,法院已经立案受理了王海发起的第一例起诉,其他消费者的委托起诉手续也正在办理。

  而这次,小米2A又被发现出现类似问题。张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鉴于小米公司已经在宣传上作出更改,其并不打算就此事起诉小米。但他同时表示,“厂商玩文字游戏的实在太多了”,“当然相信还会有很大一批京东方,天马等的屏幕了。在中国作为消费者并没有很好的保障。”

  保留换屏权利?

  事实上,针对外界不断的换屏质疑,小米公司也做出了各种正面侧面的回应动作。

  9月22日小米公司召开新款手机小米4C的发布会,眼尖的网友发现小米4C的宣传PPT上除了写着夏普、友达、LG的供应商名字外,右下角有一行小字标明“小米保留引入相同品质和技术指标供应商的权利”。

  此举再度将小米公司推上风口浪尖。有网友质疑,“这是不是意味着小米4C又要换屏了?”

  对此,小米官方后来发表声明,表示小米4C将售机型屏幕均采用夏普、友达、LG的定制屏幕,不存在虚假宣传。

  但知名打假人士王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米公司在宣传上用小字标明“小米保留引入相同品质和技术指标供应商的权利”的做法并不适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规定,你不能通过格式条款,来免除自己的责任。”王海说。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实际上,小米一直热衷强调其手机制造技术和相关供应商,并引得其他厂商竞相模仿。不过,当在宣传广告中列明相关的条目时,小米能否遵守承诺是值得考验的。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手机厂商同一部件采用不同供应商是很正常的做法,比如苹果在曝光的2014年全球供应商中,总共就有590家,数量惊人。

  并且,国产屏幕制造商也并没有太大问题。比如红米Note2中被炮轰而瞬间出名的“天马屏”,其实华为、中兴、vivo、联想等手机都会采用天马屏,售价甚至上两千多元。“小米公司在发布会和官网上明确、详细标明所用元件的供应商,甚至是值得倡导的,详细地列明至少比大多数的厂商没有说出来要强。只是小米一心想要用供应商的知名度来提高身段,却弄巧成拙。”上述分析人士在文章中称。(见习记者 黄 荣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 李振]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