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微信了吗?”最近几个月,身边的死党们见面打招呼频繁发问,在我点头应允时,迅速拿起我的手机扫描我的账号二维码,或者直接用手机号码和QQ号码搜索,生怕我拒绝加他们似的。之后,我总不忘加上一句:“但很少去玩。”死党们对我投以轻蔑的眼神,似乎我是一个来自中世纪的“奥特曼”。
于是,我赶紧找了电视台的时尚同事恶补了一下,终于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平时也不时陶醉地“扫一扫”抑或“摇一摇”,俨然一位走在时尚前沿的微信达人。
但事实上,内心还是不喜用微信。时代的步履穿梭得让人有如梦呓的错觉。曾记否,当年小学毕业时,留言册上“电话号码”那一栏,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同学很牛气地写下一串数字。 那个时代,读到那句“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想到贴上邮票塞进街头随处可见的墨绿邮筒,就能和亲朋好友联系上,就觉得很幸福了。
而如今快速前行的时代,让我们渐渐遗失了曾经的慢调美好。想找人,只需知道对方的号码,几个按键,就随时可把他或她“揪”住,沟通零障碍。但是,我们这代年轻人精力旺盛,似乎全然不满足,我们的信条似乎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于是就有了QQ聊天工具。
毋庸置疑,QQ是很好的社交工具。大学毕业聚会时,同学们自告奋勇创建了班级QQ群。之后,尽管这个群也跟随时代不断更新版本,直到能视频聊,能手机聊,但最终还是寂寞如空巢老人一般,数月盼不来一个“踩”的影子。某网友描绘出无聊的真实写照——上联:在吗,干吗呢,最近怎么样。下联:嗯在,没干吗,挺好的你呢。横批:呵呵。
但纷至沓来的新玩意儿依旧席卷而来:飞信、博客、微博、微信,甚至听都没听过的“飞聊”、“翼聊” ……于是,担心落伍的人们纷纷加快时尚的脚步,应接不暇地接触新鲜事物。
这些所谓的“新”里,暗含着诸多缺陷。在微信交际圈内,我了解到这是相对微博更加私密的空间,微博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而微信只有你添加的少部分人能看到你的生活。然而有些人天天当看客,你发布生活感受也好,你和他聊天也好,什么都不回应,你添加这样的朋友有何意义?在我看来,这种没有心与心的亲密交流,只是“快餐式的社交”需求罢了。
微信控们迎合了运营商们的指尖经济的思想,尽管对生活的精致和完美的追求在我们的时代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但只要有运营商在,就有商机在,新的通信方式就会不断出现。而我们永远都在“追新”的路上,直到我们拥有一大堆的交友方式,但扪心自问真正交心的有几位?
自始至终,我们缺少的并非沟通桥梁和交友方式,而是不随岁月流逝渐渐疏远的人间真情。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