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2014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下简称“台博会”)即将举行,从诞生之初,台博会就肩负着东莞台企拓展内销的使命,随后又被赋予转型升级的任务。而东莞台企依旧在探索,他们的转型升级正在为东莞的制造业复兴注入活水。
1
台企转型为东莞转型注入活水
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市场萧条,这使得以外销市场为主的东莞制造业受到巨大冲击,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这是东莞制造业的发展战略,也是台企继续发展下去的主要路径,台企与东莞可谓休戚与共。
“台资企业已经成为东莞仅次于港资的第二大的外资来源,台资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对于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将增加活水,注入新的动力。”东莞市政府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说,台资企业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有相当深厚的根基、技术以及管理优势,这刚好是东莞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需要的。
“台商好,东莞才能好;东莞好,台商才能好。”今年5月,在台资企业座谈会上,东莞市市长袁宝成的这句话简明扼要地点明了东莞的整体经济环境与台商的关系。
“虽然近年来有不少台商撤出,但他们不一定是在抱怨投资环境恶化。东莞的市场竞争力体现在产业聚集和配套体系比较齐全,东莞人的营商意识比较强,东莞的物流配送体系比较发达,东莞的民间资金充裕以及东莞市政府对台商的正当诉求回应积极等等都是好的环境。”林江建议,台资企业应该充分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在台企的相关产业选择、研究开发、企业发展战略的形成上充分借助政府主管部门尤其是科技局、发改局、经信局的支持和配合,从而在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资源配置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此外,台资企业的营商文化也应该因形势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是让台资企业充分融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从而实现台资企业的本土化。
[责任编辑: 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