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今日推荐  > 正文

首批支付牌照将启动续期 第三方支付续牌难度加大

2015-12-04 07:25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首批支付牌照将启动续期 第三方支付续牌难度加大

  第一批支付牌照将于明年5月到期,监管层对于27家支付机构续期情况备受市场关注。近日有消息称,央行已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在《支付业务许可证》期满前6个月向央行提出申请续展,央行将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核查,再根据核查结果决定是否予以延期。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将进一步落地,促进行业良性发展,预计主营预付卡业务公司或者业务规模较小、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面临较大合规压力。

  首批支付牌照明年5月到期

  “随着近年来监管层对于支付机构监管日趋严格,支付机构风险案例和支付系统漏洞频发备受诟病。此前浙江易士和广东益民因严重违规相继被央行注销支付牌照。总体来说,监管会进一步落地,牌照申请续期无疑将更加严格,难度也会加大。”一位第三方支付业内人士对京华时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包括支付宝、快钱等27家企业第一批支付牌照将于2016年5月2日到期。根据央行发布的通知要求,27家企业也将根据流程陆续开始申请续展的工作。另外,第二批获得《支付许可证》的13家企业也将于2016年8月底到期。

  近日有消息称,央行已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在《支付业务许可证》期满前6个月向央行提出申请续展,央行将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核查,再根据核查结果决定是否予以延期。

  据悉,《通知》显示,对于支付机构许可证存续期间存在的“十一条”之内的任一现象,央行将指导其客观审慎开展续展申请,敦促引导其开展兼并重组、调整支付业务类型或覆盖范围,稳妥安排市场退出等工作。

  “十一条”具体包括:截至申请日,累计亏损超过实缴货币资本50%的;已获许可部分或全部支付业务未实质开展过,或连续停止两年以上的;发生占用、挪用、借用客户备付金行为的;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数据等手段故意规避监管要求,或恶意拒绝、阻碍检查监督;超出核准范围从事支付业务等。

  监管政策趋于严格

  回顾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2011年5月央行下发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起,到2015年3月26日,已有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了牌照。第三方支付行业快速发展,竞争不断加大。

  行业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上述业内人士指出,有数据显示,中国支付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中国支付产业市场规模已达1800万亿,涉及的子行业主要有在线支付、移动支付、线下收单以及预付卡等。此外,支付行业链也在不断延伸,主要方向是由基础设施向支付和增值服务发展。

  行业快速的同时,行业乱象频发。支付行业监管政策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央行等十部委7月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当月央行又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建立统一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和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业内人士指出,加强监管是大趋势。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已经面临着洗牌压力,央行在近期或许都不会新增支付牌照,其监管力度预计还会加强。

  第三方支付或再现牌照被注销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室主任曾刚认为,目前,第三方支付行业已经进入了整顿期,将告别过去的野蛮生长。过去四年间,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很快,一些第三方支付忠实地做自己的业务,但也有一些支付公司已经偏离了业务范围,甚至违规做一些业务包括非法集资等。

  “首批27家获牌单位中,有13家获批经营预付卡,从央行此前动作来看,可能主营预付卡业务的企业压力较大。广东益民和浙江易士两家公司被批准的均为预付卡业务。预付卡无法使用,持卡人权益严重受损。预付卡单位可能首当其冲。此外,那些机构业务规模较小,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压力也不容忽视。”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从目前行业的现状来说,吊销牌照也不会止于这两家。接下来,那些业务严重违规、经营管理不善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可能面临被注销支付牌照的危险。

  此外,在业内人士看来,对消费者而言无疑是利好,第三方支付合规加强后,将提高支付的便捷和服务,促使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健康发展,实现行业良性循环。

  京华时报记者余雪菲

[责任编辑: 陈文韬]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