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今日推荐  > 正文

4G资费下调会革免费WiFi的命吗?

2015-11-03 15:34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4G资费下调会革免费WiFi的命吗?

  文·本报记者 刘 垠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再次强调:规范电信资费行为,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为“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大电信运营商从一个多月前,也破天荒地推出手机套餐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被很多人看做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实质性举措和阶段性胜利,并开始乐观企盼工信部长将移动流量资费下调30%的承诺能在年底前兑现。

  就在这一片欢欣鼓舞中,新的问题来了。如果4G资费下调到一个很低的程度,大家以后还会在公共场所急着问WiFi密码吗?4G资费的下调会不会革了免费WiFi的命?

  运营商再次提速降费

  总理的三次喊话、国务院的两次发文、工信部长的郑重承诺,以及广大用户的殷切期望,彻底把三大电信运营商推上了风口浪尖。

  今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先后在全国政协会议、经济形势座谈会、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发表讲话,督促电信运营商提速降费。国务院先是在5月20日专门发布《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继而在10月15日发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切实提高宽带上网等业务的性价比,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工信部部长苗圩也于9月郑重承诺:督促电信企业做好各项提速降费的优惠措施,确保年底前完成移动流量单位带宽平均资费水平下降30%的目标。

  在政府的不断督促下,在用户的千呼万唤中,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已两次出台新举措。5月15日,三大运营商首次同时发布提速降费的执行方案,却在某门户网站的调查中被78.7%的网友批评为没诚意,“设计不合理”“价格还不够低”甚至“为何不降反升”等抱怨声纷起。9月29日,三大运营商再次发布公告称,于10月1日起正式上线“手机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这次点赞的人多了一些,但更多人还是认为不解渴,开始热盼年底前流量费下降30%。有专家更是大胆推测:“4G移动业务有很大提速降费空间,我相信4G的流量资费能降到每GB只需要10元,甚至5元。”

   4G流量资费不会呈断崖式下降

  但是4G的流量资费真的能降到每GB只需要10元那么便宜吗?

  记者采访了三大电信运营商多位人士和有关专家,他们均认为,流量目前已经是“命悬一线”的运营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实现如此大幅度的降价比较困难。

  据工信部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同比下降14.4%,其中彩信业务量更是由上年同比增长23%变成同比下降24.4%;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7%,收入规模同比减少91.1亿元。另据中国移动公报披露,今年上半年,其语音业务收入从1658亿元下降至1387亿元,净减少271亿元,其流量消费量虽强劲增长154%,但收入仅从1219增至1515亿元,增加的流量收入大体弥补了语音业务下降部分。

  佛山联通集团客户事业部董文宏表示,一方面,风起云涌的互联网OTT业务把运营商赖以为生的短信、语音业务几乎全“O”掉了,唯一拉动运营商正增长的只剩下流量。另一方面,流量资费价格其实一直在下降,已经降到了一个很低的标准,其继续降价的空间已经很窄。据了解,3G时代百元套餐仅包含百兆流量,而进入4G以后,目前百元套餐已包含2GB左右的流量,提升了约20倍。互联网独立分析师董征说,在此种情况下,如果运营商再大幅降低4G流量资费,还能从什么地方赚钱呢?倘若真把“每GB流量降到10元甚至5元”,那运营商还不得亏死?别忘了,三大运营商都是大型央企,国资委对其是有利润考核指标的。三大运营商还是境外上市公司,就算企业不怕亏损,境外的股民和投资机构能答应吗?

  因此,电信运营商多位人士认为,4G资费下降的节奏和幅度只能是小步慢走,不可能出现断崖式的所谓一步到位。

  对于年底前移动流量单位带宽平均资费水平下降30%的目标,南京移动政企部副经理钱辉冰表示,工信部并非是要简单粗暴的将4G资费全都下降30%,而是对平均流量的单价进行调整,比如在套餐上降费。例如,1GB流量50元、2GB流量70元,这种阶梯式的优惠所形成的资费降低,会刺激用户因为价格的降低而比以前使用更多的流量,使用量的上升必然会带动消费总单位的上升,这样运营商的收入水平才不会出现严重下滑。

[责任编辑: 李振]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