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今日推荐  > 正文

史上最严手机实名制倒计时 街边小摊竟还能买到非实名卡

2015-08-27 10:16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近日,工信部出台“史上最严”手机卡实名制,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电信运营商在通过各类实体营销渠道销售手机卡时,将要求用户出示本人身份证,并当场在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上进行验证。网友最期待的“三宗罪”有望成为过去式:电话信息骚扰,个人信息泄露,以及电话诈骗。

  那么,新规对市场有何影响?未实名的手机会被停机吗?实名补登记又该怎么办理呢?

  补办实名业务排长龙

  昨天,记者在王府井工美大厦地下一层的移动营业厅里看到,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已经排起长龙。工作人员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前来办理业务的大多都是办理手机卡实名制的用户,他们大多都是看见朋友圈的信息“非实名用户可能被停机”。

  中国移动日前表示,从2015年9月1日起,将通过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等措施,进一步加强新入网客户身份证信息核验;对于非实名老客户,必要时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部委工作要求采取限制通信、业务的手段,督促用户依法实名登记。

  虽然目前还没有非实名制卡强制停机的措施,但从实行手机卡实名制来看,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还是建议市民尽快到营业厅办理实名制手续,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此外,工作人员建议用户分流前来办理,以免排队等候,前来办理的用户,手机卡实际使用者办理实名登记时必须到场,并携带本人身份证,另外还需要用户提供手机服务密码及近期从手机拨出的5个通话记录。

  三大运营商补办资料有差异

  记者从三大运营商了解到,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仍有部分老用户未进行实名登记。据悉,目前市场上现存的非实名制手机卡用户一般可分为四种:机主姓名为“临时账户”,用户名一项中显示为“某某代办”等临时卡;手机卡登记信息不完整的;机主姓名与实际使用者信息不匹配;“集团卡”,机主姓名为单位、经办人姓名的。

  据中国移动客服介绍,根据现有规定,一个身份证在全国范围内最多可办理5张移动手机卡。据介绍,这样一方面是为方便用户使用 ,同时用户也可以把自己父母的手机卡登记在自己名下,方便办理业务更改等服务。

  市民夏女士在办理时发现,自己使用的电话卡登记显示的是陌生人“黄某某”的名字,对于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告诉夏女士,除了出示本人的身份证、手机密码外,还需要提供近3个月拨出的5个电话号码,就可以把该号码机主直接过户到夏女士名下了。

  对于补办实名需要的资料,三大运营商略有差别。记者分别致电三家运营商客服询问办理实名制业务,中国移动需要的材料同上述情况一致;中国联通则要求机主本人携带身份证、密码、手机卡、卡托和最近3个月常联系的4个号码到联通自办营业厅办理;中国电信客服表示,需要机主本人带身份证到营业厅办理。想补办实名制的市民最好提前咨询手机卡所属运营商的客服。

  手机卡零售渠道将更规范

  具体措施方面,中国移动宣布自2015年9月1日起,要求实体渠道必须配备二代身份证读取设备或NFC手机现场核验身份信息,未具备身份证芯片信息读取设备的网点不允许售卡。据介绍,目前中国移动仅允许自有门户网站和中国移动天猫旗舰店进行网络售卡,不对任何社会渠道授权网络售卡。

  以往报刊亭、手机店等手机卡零售渠道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整治和规范。在中关村附近一家报刊亭,报刊亭老板表示,已经听说了这个方面消息,但未收到运营商要求实名制的相关通知,如果要购买,目前三大运营商的非实名制手机号码依然都有售。

  对于实名制将带来的销量影响问题,多家报刊亭老板表示了忧虑:以前也就那么一说,后来还是该怎么卖就怎么卖,这次看来是要“来真的”,估计没人愿意向报刊亭出示身份证。

  在五道口某手机卖场,营业人员称已经知道实名制的消息,但未收到运营商相关通知,目前三家运营商的非实名制号码还都可以买到,并表示:“要买的话趁早,以后真的要执行起来什么状况真不好说。”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消息,9月1日起,电信运营商在通过各类实体营销渠道销售手机卡时,将要求用户出示本人身份证,并当场在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上进行验证。此外,所有未经实名认证的老用户都必须补交证明文件。

  业内人士预计,实名制落地后,相关部门也会要求运营商加强内部监管,防范并降低信息泄露行为带来的风险。实习记者 范晓

[责任编辑: 吴晓寒]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