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在上海自由贸易区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后,不管是区内还是区外,都没有出现银行间存款利率的竞赛上升、储户存款频繁搬家的现象。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6月26日上午宣布,从6月27日起,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试点扩围至上海市。试点工作将在充分评估上海地区经企业客户外币存款市场化定价效果的基础上,择机放开个人客户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一直以来,有关部门利率市场化的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从今年3月1日起,有关部门确定由上海自贸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币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在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上先走一步。
利率市场化问题被提出有十数年之久,这些年虽然有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举措推出,但是距离真正的利率市场化还很远,以至于在中国信贷领域,有冷热不均、利率水平天差地别的二元现象。这次放开上海范围内的企业和个人的小额外币存款,银行和有关部门担忧的可能是会造成银行间的拉存款的利率大战、外币存款在各家银行间不断大挪移的现象。因此,有15家银行成立“市场秩序自律委员会”,试图防止外币存款利率的大战。
不管这个市场秩序自律委员会是行业协会还是价格同盟性质,实际上,对于放开外币小额存款利率会引发利率大战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可供参考的是,3月1日在上海自由贸易区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后,不管是区内还是区外,都没有出现银行间存款利率的竞赛上升、储户存款频繁搬家的现象。
虽然上海自由贸易区对于多数居民来说,还似乎遥远,存款搬家不方便,但是,预计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扩大到上海全市以后,也不会出现这个情况。原因在于,境内的外币利率有国际市场的参照,不会独自走出与海外市场不一致的行情出来。就像中国的铜期货市场,因为有强大的海外市场参照,所以中国市场的走势与海外市场基本上是一致的。外币存款利率走势,在市场化以后,也会重复这个规律。
现行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水平为央行2005年5月发布的,美元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限为3%。但是,目前美元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范围在0.5%~2.7%,而全国平均水平在1.076%,中国工商银行和中行现时分别大约是0.8%、0.75%。而美国目前一年期的定期存单利率在0.7%附近,接近中国主流银行的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准。
现时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的一年期的美元利率是0.55%。国际上外币贷款一般是在LIBOR利率之上加几百个基点,而存款利率,则会与LIBOR利率非常接近。所以,有LIBOR利率指引全球外币的利率,有各外币所在国家的主流存款利率做参照,中国各银行包括外资银行的外币存款的实际利率,必然不会偏离国际主流的利率水平太远。
目前,美国的基准利率仍然在0-0.25%的零利率范畴,日本、欧元区、瑞士等地区的基准利率也处于零利率范畴,欧元区正在实施商业银行隔夜存款负利率政策,因此,全球主流外币的存款利率都处于极低的水平。那么,中国的外币存款利率放开,各银行开出的利率,也不会太高。即使是各银行的利率水平有些细微差异,小额存款产生的利益差异必然是微不足道的,储户一般不会搞什么存款大搬家,因为那点细微的利率差异带来的微小利息增益,不足以覆盖转换存款带来的摩擦成本。
其实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带来的经验,完全可以为人民币存款的利率市场化所借鉴。目前中国的货币存量处于全球的顶尖水平,之所以存款和贷款利率显得较高,那是由于货币渠道的阻塞造成的,或者是由于货币现金被囤积造成的,一旦渠道通畅,人民币的利率也会大幅度降低下来,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也会得到推进。
□陈东海(上海 学者)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