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4上海论坛组委会专门安排了一场“自贸区特别专场”。世界自贸区协会主席格兰姆·马瑟,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军等中外专家共议“自贸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在专家们眼中,法制环境是自贸区成功的一大关键。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金范中介绍,韩国从1970年开始建立了经济特殊区域,截至目前共有13个自由贸易区、8个特殊经济区,主要的港口都被纳入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域。金范中认为,自由贸易区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完善配套的法制保障体系,同时其管理机构必须有强大的管理能力。
香港贸易发展局大中华区研究副总监邱丽萍介绍了香港经验:货物进出香港不用交任何海关关税,设立企业也没有任何成本,外商投资者可以把利润汇回国内。她分析,由于供应链的分散化分布,要求跨国公司有全球化复杂供应链管理的能力,同时管理许多供应链并进行高度有效的协调,迅速响应客户需求。香港在此间起到了一个枢纽作用,它可以提供成熟的环境和服务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其分散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她强调,服务是很重要的,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通过这种服务业进行高度整合。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校长鲍琳·范德梅尔莫建议,通过港口的互联互通性来提升自由贸易区的竞争力。首先应增加上海港内部的互联互通性,同时加强中国各个港口之间的互联互通性,以及中国港口和世界各国主要大港的互联互通性。税收和相关的监管制度的完善,可以提高互联互通性。例如,2007年荷兰政府推出AEO证书认证,一旦获得认证,相关政府部门的控制就会减少,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可节省时间。随着时间推移,还可以对整个价值链、供应链进行认证。通过这样的方式,供应链完成认证后,港口与港口之间的互联互通性就会得以提升。
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经验与建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与传统意义的自贸区相比是形似神不似——所谓“形似”,它也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划出了一块区域。但“神不似”,它真正的本质不在于这个园区中物流功能提高、集散功能提高、自身产业发展,而是制度创新。
在简大年看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一根导火线,点燃了积累在社会企业和个人心中期盼改革和开放的热情。 “与其说试验区企业等待着优惠政策和所谓操作细则,不如说试验区作为一支催化剂,激发了企业社会和个人的创新激情和创业活力。”负面清单表面的意义是“法无禁止即可为”,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告诉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与其说这是一份投资目录,不如说正成为政府改革的一种思维。■本报记者 杨群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