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今日推荐  > 正文

清明祭奠活动为何变成摆谱比阔的“名利场”?

2014-04-06 08:53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烧“豪车” 代“祭扫”

   ——清明祭奠活动为何变成摆谱比阔的“名利场”?

   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 又是一年清明时,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在湖北、河南、河北等地走访发现,一些本该追思先人品德的祭奠活动,却变成了摆谱比阔的“名利场”。

   专家指出,清明节已经成为法定节假日,除了要促进传统价值的回归,还应该与时俱进、移风易俗,注入更多现代文明的内容。

   烧“豪车”烧“别墅”,未必“清明”之举

   “洗衣机”“冰箱”“彩电”,个个不少,“名表”“豪车”“别墅”样样都有,记者在豫鄂鲁等地的祭扫现场发现,火舞烟飞中,一件件外观精美的纸质祭品化为灰烬。

   湖北一位从事祭祀用品经营的店主胡先生告诉记者,一辆做工精致的“豪车”以及电器,少则售价数十元,多则上百元;而“别墅”更为昂贵,价格最高可达千元以上。

   在淘宝网上,一家售卖“别墅”的祭祀用品店标出的单价为2298元。店主介绍,这套“别墅”中含4房3厅1厨2卫,配有两辆“豪华车”,并配有“钢琴”“台球室”等,价格较高是因为“采用了进口的牛皮纸、特种纸、环保胶水”等,是“纯手工制作”。

   另一家销售“豪车”的店主告诉记者,如果采购的量大,可以适当给予优惠。他介绍,除了网店之外,还有实体店。“这几天买家很多,要买得提前下订单。”

   为了招揽顾客,一些祭祀用品商家,还仿照iPhone、iPad的样式制作各种纸糊的电子产品,还有“无线路由器”“高清电视盒子”等,被放置在店铺显眼的位置。

   一些传统祭品改头换面,价格飙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种面值八千亿的“冥币”,薄薄一沓,售价20元;一些纸糊的“信用卡”,号称可以无限透支。

   分析人士认为,清明祭祀,本应缅怀先人的优秀品质,寄托对他们的追思,然而,一些祭祀活动中的烧“仆人”、烧“美女”等行为,与现代社会崇尚的理念相左,带有明显的低俗化倾向。

   “代祭”“代扫”行为,更是远离孝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地方的公墓管理单位,可以为祭祀者提供“代祭”“代扫”服务。

   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福寿园工作人员介绍,提供代客祭扫服务的流程包括:墓碑擦拭、呈上贡品、上香、3鞠躬、献9枝菊花,烧金元宝一袋等。整个过程由两人完成,用时30分钟,收费200元。

   在网络上搜索,可以发现不少“代祭”网店,收费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为了打消顾客的疑虑,店家可以全程拍摄祭祀过程,并提供图片和视频;还有的网店可以提供“代叩头”“代痛哭”等业务,“单人跪下叩头三个,售价一百元。”

   “委托陌生人代为祭扫的行为,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民俗学家艾君认为,无论是“代祭”还是“代扫”,都背离了孝道,甚至有虚情假意之嫌。

   专家指出,除了“代祭”“代扫”行为之外,“厚葬薄养”也不符合孝道。但时下,一些子女当老人健在时未能细加照顾,而在老人去世后投入重金“厚葬”“厚祭”。

   “我们在调研时发现,不少老人很有意见——活着的时候子女不管不问,去世后隆重祭祀还有什么用呢?”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贺雪峰指出,一些子女在老人辞世后大操大办葬礼,“都是办给别人看的”。

   寻找传统价值,树立文明风尚

   “清明祭扫中的不良倾向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人们采取种种方式缅怀先人的做法可以理解,但任由负面、低俗的不良风气传播,可能会导致价值观的混乱。

   专家认为,弘扬孝道不妨提倡“厚养薄葬”,孝敬老人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常回家看看,多陪老人说说话。特别是在老人病榻前尽义务,是检验子女孝心的重要标志。至于老人去世后,是否烧“豪车”、烧“别墅”等进行祭祀,并不能彰显孝心。

   “至于‘代祭’‘代扫’行为,更是丢弃了传统,而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艾君说,祭祀中的不良风气源于理念偏差,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形成文明的祭祀风尚。

   贺雪峰说,清明祭祀是一种将人们与故土联系起来的精神纽带。清明与中秋、端午一样,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努力维系,不断丰富其内涵,使之发扬光大。(记者梁建强、李鹏、付昊苏、高洁、宋强)

[责任编辑: 王伟]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