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确认:暂停条码(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
业内点评:动了银联的“奶酪”或是主要原因
羊城晚报记者 戴曼曼
央行下文暂停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的消息在昨日下午得到确认。据悉,目前文件已经下发至杭州和深圳两地的人民银行。尽管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是‘暂停’而不是市场传言的‘叫停’”。不过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市场人士表示,“这与近期高层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明确表态似乎并不相符。”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互联网金融”,为何这么快就遭遇如此挫折?
央行下文喊停
本周二,中信银行刚刚高调推出网络信用卡服务,并宣布同时携手支付宝和腾讯。但就在本周四,有传言称一道“密令”已经从央行总部发往杭州和深圳两地的人民银行,“该份文件指向性极强”。
昨日,这一消息终于得到确认,同时曝光的还有一份名为《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的文件,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O2O)支付服务。
据文件表述,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虚拟信用卡的概念尚属陌生。即便已经在各便利店开始推广的二维码支付,接受程度也离“普及”二字尚远。因此,此次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遭遇央行叫停,被业界视为该两种产品“出师未捷身先死”,即尚未推广开来,已经被监管层盯上。尤其是本周二才对外宣布的网络信用卡,出生未满三天便“夭折”。
意在防控风险?
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14日对新华社记者确认,此次的“暂停”并非“叫停”,此举意在规范相关业务发展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而并非针对某家企业。
周金黄强调,与传统业务相比,包括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在内的创新业务,涉及到不少新的技术、新的流程和新的识别技术,一些方面目前的既有规则并未涵盖,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央行需要对此进一步研究。
据悉,包括支付宝和腾讯等在内的公司被要求在3月31日之前,“将有关产品详细介绍、管理制度、操作流程、机构合作情况以及利润分配机制、客户权益保障机制、应急处置等内容报备。”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暂停消息传出后,有市场机构评论称,这一叫停令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损害了银联的利益。中金公司就点评说,“动了银联的奶酪是主因”,在传统的线下收单业务模式中,发卡行、收单行、银联按照7:2:1的方式分成;而在线上收单模式中,刷卡手续费仅有发卡行和收单行,银联完全被架空。而二维码等支付方式本质上是用线上方式来做线下收单业务,银联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
易宝支付首席执行官唐彬在接受羊晚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实际上,传统的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的边界已经被打破,“但无论是网络信用卡还是二维码支付,都可以绕过银联进行对接,受冲击最大的其实就是银联。”但他同时肯定了虚拟信用卡等的创新,“是未来互联网的趋势”。
唐彬表示,当务之急,各方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加强与央行的沟通,“央行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毕竟互联网具有爆发性,也很容易被公众接受。此时不出手进行底线监管,将来肯定会太晚。”
名词解释
条码支付:是支付宝钱包在2011年研发的支付产品。条码支付技术可以把支付宝账户信息转换成可视化的条形码,商家用条码枪扫一下条形码,即可实现支付宝账号之间的付款交易。
二维码支付:是将账户交易信息集成为二维码的支付技术,用户需要打开摄像头,拍照二维码、识别生成订单再确认付款。
虚拟信用卡:与实体信用卡最大的不同在于利用网络第三方平台,可以通过线上即时申请、即时获准,省去了传统信用卡的面签等环节。虚拟信用卡的线下支付环节,正是通过条码支付和二维码的手段,进行支付。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