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丁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22日在北京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有了三大突破,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三大机遇。
2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郑新立表示,第一个突破是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担保、转让,就是农户凭借土地的承包权可以拿到地租。按照一亩地平均700元转包费,从理论上讲,18亿亩耕地一年转包收入可以达到一万亿元,农民凭承包权就可以拿到这么多纯收入。
郑新立表示,第二个突破是允许农户对宅基地的使用权抵押、担保、转让。中国全国农村宅基地有17万平方公里,即2.55亿亩,按照一亩地平均转让价格20万元,全国宅基地转让价格可以达到51万亿元,比现在银行城乡居民存款总额50万亿元还要多。
“农村宅基地转让价值达50多万亿元,分量巨大,含金量巨大,农民拿得到拿不到要看改革,”郑新立称,拿“红包”要有序,不转让、不抵押、不改革拿不到,乱来拿不到。把17万平方公里宅基地搞活了,农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将大大缩小。
第三个突破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郑新立表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与城市的国有土地同权同价,这是一个含金量很大的红包,也是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将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完)
[责任编辑: 李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