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0930元,再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据统计,在人民币升值期间,国内CPI年均上涨3.1%,人民币呈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专家预测,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将继续保持小幅升值态势,“汇率破6”是大概率事件。针对这一现象,不少百姓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有喜有忧,很矛盾!
对外升值普遍点赞
身为旅游爱好者的85后于倩供职于国内一家跨国旅游公司。她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从出境游客的角度看,人民币对外升值,游客花和以往同样多的钱却可以游览更多的景点,这当然是一件乐事,特别是对于自助和半自助游客来说,能省不少钱。而站在旅游业从业者的角度看,人民币对外升值会吸引更多游客到境外旅游,从短期来看,春节期间的旅游消费就有望成为一大亮点,有助于提高旅游公司的业务量。“业务量提高,我的收入也提高,是好事。”于倩说。
蒙砂在广州某高校任教,她认为人民币对外升值对百姓的日常生活消费影响不大,但对于青睐海外代购大品牌产品的中高层收入者来说则是良机。海外代购的消费模式已悄然兴起,在广州更是发展迅速。蒙砂和身边的同事都对此十分感兴趣,一些外国大品牌的护肤品是最受关注的产品,而产品的价格往往与汇率的波动紧密相连。“人民币对外升值,花少量的钱买同样的东西,何乐而不为。”蒙砂说。但同时,蒙砂也希望国家能够适当降低对进口产品的税收,提高贸易自由度,减少国际交易成本。
记者从某银行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有些大型跨国公司员工由于频繁出国,会领到部分美元作为补贴。人民币不断对外升值,这些员工往往不再到银行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而是选择直接在国外消费。对此,他们常常向银行工作人员抱怨“不方便”。
对内贬值忧心忡忡
相较于人民币对外升值,百姓对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反应明显强烈,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是百姓最担心的问题。“除了工资没涨,什么东西都涨。”在北京的一家教育机构工作的商小姐对国际商报记者抱怨:“到超市买东西,明明感觉购物篮里没放多少东西,可一算账,准超100元。钱越来越不值钱了,过日子更得精打细算了。生活必需品不买不行,衣服、化妆品就得悠着点买了。”
在北京某绿色经济园区工作的王先生对国际商报记者说:“也许经济学者能从中看出点门道,但作为普通百姓,我平均每个月工资连3000元都不到,所以,我最关心的就是生存问题,关心以后每个月工资还够不够花。”王先生说,近几年企业的效益提高,但也仅限于年终奖有所增加。除了专业技术人才,普通职工的工资涨幅很小。“‘努力工作,勤劳致富’是一方面,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多多考虑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采取相应的调节政策,不管是低收入者还是高收入者,都不希望通货膨胀出现。”蒙砂对国际商报记者说。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