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针对一些媒体近日对个别高校就业率造假现象的报道,日前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在6月份集中开展就业签约和统计工作专项核查(据5月31日《南方都市报》)。
网友朱海滔:近年来,一些高校为追求就业率,要求学生离校前必须提交“就业证明”,否则毕业证和档案缓发,很多学生只好去“造假”。为什么高校不惜造假?因为毕业生就业率是教育管理部门评价和考核高校的重要指标。资料显示,高校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的项目多达18项,如年度招生计划、专业设置、高校评估等。对高校而言,就业率还显示了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是考生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这里任何一条对于高校来说都举足轻重,就业率俨然成为学校发展的“生死线”。
“注水”的就业率,误导了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判断和政策制定,也坑害了不少学生。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就业率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衡量指标,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中长期的跟踪制度,更多地把毕业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纳入评价体系。高校就业率的统计工作也应由社会第三方来进行,不要让高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只有这样统计结果才更真实可靠。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