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数据,目前,本市出租车总数为6.6万辆,这一数据10年来未曾发生变化。过去5年,城市人口净增超过400万人,达到2190万人,提前10年突破《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控制目标——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出行量骤增到每日5792万人次。其中,4531万人次选择在六环内出行。在每日的出行人次中,出租车承担了其中大约6.6%的出行需求。
□现状
拥有量高过最低限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了城市拥有出租车数量的底线,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0辆车。以此标准,北京常住人口约2190万人,出租车需求为4万辆左右,少于实际的6.6万辆。
运营效率低
据交通部门每日监测,今年3月份,出租车全天平均运营车辆在5.7万辆以上。
以3月28日为例,全天运营车辆为5.92万辆。虽然出勤率不低,但本市出租车每公里运行效率仅0.78人次,甚至低于私家车的1.2人次。平均每辆出租车每天大约运行400公里,空驶率达到30%至40%。平均每小时行驶车辆峰值为4.95万辆,出现在上午10时到11时,而不是出行需求最大的早晚高峰。
乘客感觉打车难,卡在了出租车的运营低效率上。
□争议
“份儿钱”有没有“水分”
所谓“份儿钱”就是承包金,是司机与公司签订的营运任务承包费。
据媒体报道,以单班车为例,5100元中,司机的岗位补贴大约545元,燃油补贴520元,五项社保712元,折算下来实际的净份儿钱为3323元。这部分钱当中,一部分为刚性成本,比如车辆保险150元,车辆折旧费用大约1200元,修理维护费平摊到每个月80元。再剩下的1800多元是柔性成本,比如企业管理费用大约1000元,企业的营业利润、缴纳的税金等。
北京市政协委员、知名学者马光远认为,在现有情况下,出租车公司说没赚钱,出租车司机说收入太低,乘客打不到车,各方面都不满意。那么这些钱到底到哪里去了?这笔钱有没有“水分”,是否可以被挤压?
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邢文训在座谈会上表示,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水平最近10年几乎没有变化,这显然不符合经济发展大趋势。作为出租车的管理方,企业有必要让利,一定程度上降低份儿钱。当然,降多少,涨多少,都要先广泛听取意见,看看各方反应,切忌盲目使用经济杠杆。
[责任编辑: 孟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