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间,有消息称,10月29日起香港保险公司全面暂停内地客户银联刷卡缴纳保费。银联国际当天夜间发布声明否认了上述信息。不过,境外保险商户交易近日激增的情况的确引发了监管的关注,消费者在选择保险产品时也应当注意风险。
□事件
境外购险激增引监管关注
近日,媒体报道称,中国银联确认将于10月29日凌晨0点起,全面暂停以银联为支付渠道缴纳香港保险保费。香港全部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包括储蓄寿险和重疾险等险种),保费不能再以银联刷卡方式缴纳。
银联国际对此回应:“我们并未停止境外保险类商户的银联卡支付服务。按照监管政策要求,境内发行的银联卡仅可进行个人旅游、消费类支付,不得用于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因此,银联卡仅可用于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不能购买具有资本项目投资性质的人寿险。需要提醒的是,一直以来,保险属于境外限制类商户类别,持境内银行卡购买相关保险产品,均有单笔5000美元限额,既可满足境内持卡人购买小额保险的合理需求,又实现对涉及资本项目的投资性保险的限制。”
此后,银联国际在周末又发出了一则详细的声明,声明中指出,“近期,我们通过商户交易监测发现,部分境外保险类商户存在单卡单商户多笔交易量激增的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近日,我们发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重申相关监管要求及业务规则,保证境内银联卡在境外的合规使用。”
据了解,《指引》目前在香港地区试行,适用于境外保险类商户在POS终端、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所有渠道受理境内银联卡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境内居民在境外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其他保险项目严禁使用银联卡支付。二是严格落实外汇政策规定的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交易不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的消费金额限制。三是强化境外收单机构对保险类商户管理要求,包括:准确设置商户类别码、加强商户培训及异常交易监控、强化商户检查等。
银联国际强调:“我们将继续在监管政策框架内提供境外保险类商户的银联卡支付服务。”
□解读
在境外购买寿险存在限制
从银联的回应中可以读出几个重点:一是在香港购买保险并未停止;二是境外的确不是什么保险都可以买,寿险特别是大额的寿险因具有资本项目投资性质,一直以来都是被限制的。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下发境内银行卡在境外使用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商户类别码的通知》(汇函〔2004〕19号)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银行外币卡管理的通知》(汇发〔2010〕53号,该文更新并废止了汇函〔2004〕19号文),共有4个商户类别码(MCC)涉及境外保险类商户。
外管局表示,保险类商户既有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也有具有资本项目投资性质的人寿险。考虑到境内持卡人在境外旅游或商务交往时,有购买小额保险的需求,为了落实银行卡项下经常项目可兑换政策,外管局将保险类商户设为金额限制类,持卡人在此类商户单笔交易金额不得超过等值5000美元,既满足小额保险的合理需求,又实现对涉及资本项目的投资性保险的限制。
事实上,近日,由于人民币持续贬值,引发了国内人民币兑换美元进行保值的需求,由于国内外汇市场尚未完全开放,通过换汇进行保值的渠道狭窄。近年来,一直就有内地人士蜂拥前往香港购买保险产品,以达到资金换汇和转移出境的目的。有外资保险公司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内地客的保额飙升了近三成。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数据显示,去年截至9月份,内地人士在香港购买的保单保费达211亿港元,而2010年内地客户到香港投保金额仅44亿港元。
不过,尽管没有新的规定,但是在境外购买保险产品热情高涨的背景下,监管的确加强了。今年3月,曾有媒体报道指出,香港部分保险公司发布内部通告,暂停内地居民在香港用银联网络直接支付保费。报道称,部分保险中介机构收到数家香港保险公司下发的通知,自3月14日起,暂停内地居民以银联卡以及通联支付缴纳保费来购买香港保险。
□反应
大批内地客户集中续保
“银联将暂停客户在香港刷银联卡缴纳保费“的消息传出之后,立即在香港保险市场上引起震动。一位英国保诚保险的代理人告诉记者:“停刷银联卡的消息出来后,公司28号当晚营业时间延长到12点,有一位客户夜晚10点抵达公司,刷了100万美元购买教育储蓄产品。”上述代理人表示,现在手上大部分是重疾险的客户,因此即使银联暂停寿险缴费,其影响也比较有限。另外,该人士表示,现在还可以直接带现金到香港办理保险缴费业务。
不仅仅是英国保诚保险,包括友邦等在内的外资保险同样在近两天迎来了大批投保者与续保者。虽然银联明确表示并未暂停刷卡业务,但仍有消费者担心以后政策有变,希望赶在变化前早做准备。
一位保险代理人表示:“现在还能刷带有VISA和万事达标志的银联卡购买保险,但不能完全保证,具体情况要看刷卡时能否交易成功。”
该代理人还透露,随着监管趋严,对于一些小额保单影响并不大,但大额保单受刷卡限制影响较大。
据悉,对于想去香港购买保险的普通消费者,现在可以通过内地开立香港的资金账户,所缴保费只要是在外汇额度以内,就可以直接汇款到香港账户,从而完成交易。
□背景
避税避债诱惑大
京华时报记者了解到,虽然此前保监会发文提示在香港购买保险所面临的隐忧,但仍有不少消费者对于香港保险情有独钟。一位姓张的女士对记者表示:“我的很多同事都是在香港买的保险,我自己也对比了一下,香港保险,尤其是重疾险,不仅保费便宜,保障范围也广,虽然投保必须本人到港比较不方便,但是就当全家去香港玩了一次,顺便就把保险买了。”
值得关注的是,与张女士有一样想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上半年香港保险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香港保险行业上半年总保费收入2075亿港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内地客户贡献新单保费收入301亿港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316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新单保费(815亿港元)的比例也达到了37%。2015年底,这一比例还仅为24%,而2011年同期的占比为8.2%。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香港保险本身产品设计与内地产品不同外,不少香港保险保单是以美元结算,因此,还有一部分购买香港保险的消费者是为了丰富资产配置,同时起到避税避债的作用。
一位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对记者解释道,例如,有负债较高的私营企业主,如果购买了大笔保险保单,即使某一天企业清盘,仍不影响其保险保障,而且,保险赔付还不用承担债务。
此外,按照规定,内地居民每人每年的换汇上限为5万美元,但在境外刷银联卡消费并没有在这一限制内。因此,购买香港保险也成为一些人绕过外汇管制来实现资金合法出境的重要渠道。
□分析
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保险专家认为,尽管香港保单有价格、保障范围等方面优势,但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此,如果消费者有保险需求,首先要选择专业的保险人士、到正规的保险公司遵照投保流程亲自签署保险合约,避免非法保单。其次要提防汇率的变动,因港元与美元挂钩,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港币的贬值风险就较大。内地投保人赴港购买的长期储蓄型保单,且保单以港币、美元标价的话,要承担汇率变化的风险。
慧泽网副总经理蒋力此前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现在一些内地居民到香港买保险有点过于盲目了,虽然香港保险在理赔环节比较痛快,但是这么大量的内地保单,等到了集中理赔期的时候难免会发生纠纷,到时候香港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对于内地居民并不合适,监管部门及时预警,也是担心以后出现理赔纠纷。”
据悉,人寿保险产品定价与生命表有关,香港保险采用的是香港居民生命表,由于选取的是全球优质地区人群进行精算,癌症等疾病发生率普遍较低,因此平摊到保险产品的价格低。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一些内地保险公司后期服务和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随着内地居民人口普查的完成,新一版的生命表也正在修订中,未来内地保险产品价格仍有下降空间。
京华时报记者牛颖惠马文婷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