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价近期出现疯涨,致使部分煤企去产能的决心动摇。为了保障煤炭平稳供应、促进煤价保持在合理水平,昨日,国家发改委召集神华、中煤等部分重点煤企及主产区煤炭行业的管理部门相关人士,在北京召开“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启动”会议。国家发改委在会上提出,在市场供应偏紧时,煤企要按照要求增加产量。值得注意的是,钢铁业也出现了价格上涨的趋势,至此去产能两大主战场均拉响了价格警报,若不紧急应对,很可能使产能出现报复性反弹。
国家发改委在会上提出,要启动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现阶段全国每日增加煤炭产量30万吨。未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煤协”)与符合先进产能条件的大型煤企签订参与动态动力煤产量调整生产责任状,自愿承担稳定市场调节总量任务,在市场供应偏紧时,煤企要按照要求增加产量,在市场供求宽松时就要按要求减少产量。
按照要求,未来,中煤协及部分大型煤企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和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及时调整煤炭产量。中煤协及煤企需及时向国家发改委备案,内容包括煤炭产量增加或减少的具体数量、启动及终止产量调整的时间、煤炭销售的去向等。
事实上,我国煤价上涨已有一段时间。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就曾在“2016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公开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同比减少1.7亿吨,降幅高达9.7%,但由于上半年煤炭需求仍保持高位,因此煤炭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煤价快速回升。连维良当即表示,煤价上涨过多不利于去产能,不利于兼并重组,不利于优化布局,也不可持续。
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韩滨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截至昨日,我国动力煤市场依旧保持疯涨模式。一方面,煤企因限产政策、去产能督查等原因,产量较少,煤矿基本没有库存,另一方面,煤炭需求方因为有涨价预期和冬季提前储煤,出现了抢购潮,一时间,煤炭销售火爆。从数据上看,部分煤矿煤价一周内上涨幅度达100元/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本周大涨21元/吨,收于515元/吨。
在此背景下,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为了让煤价日趋合理,适当增加煤炭产量确实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这也不会影响煤炭去产能工作。产能是指煤企生产煤炭的能力,产量则是指实际生产的数量,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我国确实可以实现一边关闭小型亏本煤炭工厂,拆除多余产煤装置,一边加大大型煤企单个机器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产量,这两项工作之间互不影响,“如果相关工作进行顺利,未来数月,我国煤价就会趋于平稳”。
事实上,价格上涨的不止是煤炭。“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尽管钢铁去产能完成情况暂时落后于煤炭,但随着产能和供应的减少,钢铁的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不过他表示,煤炭和钢铁涨价是市场调节下的正常反应,在二者价格上涨后,企业见到有利可图,就会随之增产,供大于求后,价格自然又会下跌。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