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商业  > 正文

商家出奇招应对儿童家具新国标 宜家竟称无合格证

2013-03-15 08:48 来源:广州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儿童家具新国标实施近8个月商家各出奇招应对 法律人士建议采用强制性标识

  “3·15”为您维权

  去年5月,有媒体曝光某品牌儿童家具测出高度甲醛含量,引发儿童家具品牌“污染门”。去年8月1日,我国第一个针对儿童家具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 28007-2011,以下简称“儿童家具新国标”)正式实施。时隔近8个月,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大多数品牌儿童家具已在外观安全等方面做出了改进,有的商家还准备了相关检测报告供消费者查阅。不过,也有商家“各出奇招”,或用小配件“补救”不符标准的产品,或模糊产品适用人群,甚至干脆表示相关检测报告不能向消费者出示,并称家具产品“没有合格证”。

  擦边球?用胶角“补救”尖锐边缘

  记者走访了市内几家家居卖场发现,在售的几乎所有儿童家具在外观上都突出了倒圆形设计,属于密闭空间的衣柜也加开了透气孔,有的衣柜用亚克力纸代替玻璃进行采光。

  在广州宜家商场儿童家具与用品区域,有一款标价999元的儿童床的床头和床尾立面仍保留尖角,只在4个角上加装了塑料防撞角。在订货确认单上,4个防撞角的价格为象征性的0.02元。儿童家具新国标中第5章明确规定,产品不应有危险锐利边缘及危险锐利尖端,棱角及边缘部位应经倒圆或倒角处理,且倒圆半径不小于10mm。

  装糊涂?不明确标识为儿童使用 在某专业儿童家具品牌门店,记者看到在包装的产品说明书上,用加粗字体标明“本产品适合3岁以上儿童使用”。在双层床配装的梯级上,也贴出了警示字样。

  不过,也有的商家模糊成人家具与儿童家具的界限。在红苹果家具一家门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有儿童家具售卖,在该区域,记者发现家具的外观、尺寸等虽然适合儿童使用,但标签上并未明示。而在该区域,记者甚至发现一款高2.1米的书架柜门从上到下使用了大量玻璃。实际上,儿童家具新国标明确规定,除在离地面高度或儿童站立面高度1600mm以上的区域外,产品不应使用玻璃件。当记者问及是否有玻璃的书架是否可以给儿童使用,销售人员则含糊其辞地表示,大人小孩都可以使用。

  耍大牌?不能查看检测报告

  对于新国标中最为消费者关心的有害物质限量,商家的“保证”五花八门。在专业儿童家具品牌松果的门店,商家把表面漆、金属件的供应商资质文件等张贴在显眼位置,出示了有国家家具检测中心印章的检测报告,其中外观、甲醛等均达标,不过,检测依据的标准一栏却并未出现《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报告中也未涉及新国标中提及的针对表面涂层的锑、砷、钡、镉等8种元素限量检测项目。

  另一儿童家具品牌松堡王国的销售人员出示了某检测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从外观到有害物质一应俱全。但销售人员也坦承不会每款产品都送检。

  而在宜家商场,工作人员则直接表示“没有相关检测报告可以查看”,商场客服人员还表示,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但产品检测报告涉及商业机密,“没有办法对外”,更让人惊讶的是,该客服人员竟称家具产品“没有合格证书”。“如果相信宜家,就可以购买。”该客服人员表示。

  业内说法:

  企业送检为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接近新国标制订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家具厂商会有一定的库存,在新国标出台后,有些厂商会采用“补救”措施。“如果是加装配件,必须不易脱落,边角半径也要合规。”

  对于为什么有商家不明确标识适用年龄段,该人士直指:“说明书如果没有标识为儿童家具,家长购买后给儿童使用发生事故的,就需要由家长承担责任了。”

  “由于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是破坏性的检测,所以厂家基本不会每一件产品都送检。”上述人士坦承,即使是批次抽样送检,也可能是使用同一批材料的产品抽样送检,不一定每个款式都会有检测报告。“现在一般还是企业送检为主,送检和出示检测报告涉及企业规范的问题。这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监督和消费者的监督。”上述人士表示。

  广东环球经纬律师事务所何荣新律师建议,新国标的执行还要再细化,例如可参照电器产品,强制送检,在销售场地采用强制性的标志。(记者程诗 王燕)

[责任编辑: 雍紫薇]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