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汽车

新能源汽车“骗补” 是在自毁长城

2016年12月22日 10:41:53  来源:红网
字号:    

  近日,工信部公布对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的处罚,其中情节最为严重的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被“取消整车生产资质”。我国自2009年起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期间,个别企业“骗补”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2016年初,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开展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核查,并对“骗补”企业进行了曝光。(12月21日 新华网)

  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各行各业的发展,发放了家电、农药、金融、柴油等多种补贴,然而,这些原本针对重点扶持领域的倾斜政策,却成为部分企业、相关人员赚取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如今“厕所套现”“死猪生钱”等奇葩行为使得“骗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人们不禁要问,何以围绕着国家补贴会滋生如此之多的“奇葩行为”?为何各类人群为了骗取补贴“诈术不断”?

  国家“补贴”,目的在于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服务社会,然而部分企业非但没有正视“补贴”的作用,反而将赚取“补贴”视为发展方向,不仅背离了国家“补贴”的初衷,更不利于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借力国家补贴助推自身发展本无过,然而错把补贴当牟利方向,则为误入歧途之举。作为企业,当思如何科技创新、技术升级、人才培养与引进,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服务社会发展、引领行业进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等方面,在做优“内核”的基础上,方可巧借国家“补贴”政策的东风之势,促进企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杜邦公司因发明“尼龙”而成名,它的多次产品大换代都是由科技研发的重大创新并打开新的产品领域所产生的。杜邦公司近200年的发展过程说明,科技研究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柯达与富士的数字化生存之路也证明,只有持续创新,方可持续发展。纵观世界,IBM、微软、华为、苹果等企业的发展无一不依靠其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

  由此可见,无论任何企业,欲求发展,必然绕不开科技创新、技术进步、迎合市场需求等环节,唯有创新的突破,方可成就企业的持续发展。一味盯着国家的补贴,而不思进取,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责任编辑:葛新燕]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