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汽车  > 正文

评论:售后垄断格局有望率先破冰

2014-08-07 10:50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车厂对维修技术信息的保密,又令综合维修厂拿不到车载OBD诊断以及维修保养信息,无法对车辆故障进行准确判断。

  中国反垄断法虽然2008年就已经出台,但汽车行业的反垄断之风今年才算得上真正刮起。高达600%以上的零整比数据,让消费者第一次清楚认识到汽车售后业务中的暴利,也引发了豪华品牌一连串降价举措。除了奥迪、奔驰等品牌下调配件价格外,捷豹路虎等品牌还大幅下调了销售价格。

  而反垄断步伐并未因此歇脚,紧接着,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公布通知。10月1日起,全面停止所有汽车品牌授权备案工作。取消汽车厂家授权品牌的“特权”,不仅对汽车销售带来影响,还有望打破汽车维修市场垄断的格局。

  但汽车4S店模式不复存在的观点,还是有些危言耸听。毕竟,汽车4S店模式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汽车流通的主要形式,其地位难以撼动。

  以主流汽车品牌为例,大部分经销商网络已扩张至300家以上,中心城市的网点布局更算得上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往往一个城市同品牌4S店接近20家,有些两店之间的距离不足三公里。正是这种密集的网点分布,令汽车价格在市场上的竞争已经非常充分,在销量压力下,甚至有汽车经销商出现“赔本赚吆喝”的卖车现象。此外,4S店对于消费者品牌选择上也不会对消费者带来太多困扰。目前,汽车经销商的集群效应比较凸显,在各个城市都形成了许多“汽车商圈”。例如,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刻意打造的汽车城,就是圈定一个区域,集合了旗下各品牌汽车4S店;单店经销商也学会了“抱团取暖”,同一条街道上相继建店直至规模越来越大。总之,由于新车资源控制在汽车厂家手中,而长期形成的强弱地位,很难短时间内得以改变。相比而言,售后垄断格局更有望实现破冰。

  目前汽车维修行业发展中的最大困扰是,汽车维修技术信息的不公开以及原厂配件的垄断。4S店维修价格的昂贵,不仅在日常维修保养中,让车主有明显“被宰”的感觉;而且在修车中“以换代修”的维修方式,也让车主感到花了不少冤枉钱。选择综合维修厂,虽然价格便宜很多,但在配件质量辨别、维修故障诊断等方面,又让车主存在较多担忧。

  目前维修市场的利益链条是,汽车整车厂向零部件企业采购配件并加价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再加价卖给消费者。最后消费者买单的零配件价格比从配件企业流通出来的价格增加了50%以上。配件流通渠道的垄断,导致配件企业无法直接将零配件卖给经销商或者综合维修厂。汽车厂家对维修技术信息的保密,又令综合维修厂拿不到维修车辆的车载OBD诊断以及维修保养信息,无法对车辆故障进行准确判断。车主们也因此被“绑架”,为了确保维修质量只能回到4S店修车。

  对于售后维修行业而言,这样的状况并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由于维修技术信息的匮乏,维修质量难以实现整体水平提升;配件渠道的不畅通也滋生了鱼目混珠的假冒配件流入市场,给行车安全带来巨大隐患。目前,欧洲、美国以及日本都有相应的法规,明确规定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及时向车主、汽车维修者提供诊断、维修车辆所必需的技术信息。随着汽车反垄断的深入,售后行业的垄断格局有望“破冰”。(邵玉梅)

[责任编辑: 林天泉]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