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某港媒以《比亚迪电动车供港一个月国产的士充电爆炸》为题,报道5月份进入香港营运的电动的士发生充电爆炸事故。该报道在描述此事件时写道:“位于何文田的一部快速充电器前日下午替电动的士充电时,发生轻微爆炸,幸的士司机不在车内避过一劫。”
无论是标题的“国产的士充电爆炸”,还是内文中的“幸的士司机不在车内避过一劫”,相信只要不是理解能力有障碍的人士,都应该会据此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比亚迪电动车真的爆炸了。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而是用于车辆充电的比亚迪壁挂式充电盒,由于供电部分接点接触不良导致接点过热,出现部分熔化现象,而这与电动车设计、充电设施及充电程序无关。比亚迪的公告称,该事件涉及的电动车以及充电设施均未有爆炸现象发生,不会对公司电动的士的正常运营造成重大影响。
媒体的失实报道,是以讹传讹的误报,还是居心险恶的陷害,抑或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造谣,相关媒体敢不敢站出来给公众一个说法?我想,大抵是不会主动站出来的,毕竟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有担当。更何况,真正有担当的媒体又岂会如此不负责任地做新闻?
且不说此报道出笼的背景是什么样的,它给比亚迪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据报道,比亚迪在A股大跌8.22%,报收31.84元,H股大跌9.27%,报29.85港元。就此而言,很支持比亚迪对于个别媒体的不实或夸大报道,保留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的权利的说法,很希望能通过正当渠道,给不实报道的媒体一点颜色看看。
当然,换个角度来说,这件事的发酵,应该和事件所涉的是电动车不无关系。一直以来,有关电动车安全性、可靠性的争议早已有之。作为国内电动车技术、产品的领先者,比亚迪更是始终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去年5月26日,一辆醉驾且严重超速的GT-R,撞上了一辆正常行驶的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造成三名乘客遇难。并且,因这辆比亚迪E6车身后部及电池托盘严重变形、导致部分动力电池破损与短路引起燃烧。当时,这起事故一经报道,就迅速引发了大范围的讨论,不少人众口一词地质疑比亚迪电动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很纳闷,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一俟事发,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站在舆论的高地上说三道四,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盼着比亚迪出事一样,可算是有了机会,不一棍子将其打死,就对不起上溯至八辈的列祖列宗。好在,此后比亚迪电动车接受了专家组独立、公正的调查,其后公布的事故结论证实,比亚迪电动车安全性完全没有问题,算是还了比亚迪一个公道和清白,也让一些失望的质疑者淡定了许多。
尽管如此,受这起交通事故的影响,原本去年就应该开始在香港推广的电动公交的计划,还是延迟到了今年。直到上月15日,6台已上牌照的比亚迪E6电动出租车才正式在香港上路,截至到目前,共有10辆E6电动车获运输署批准在港试运行。而这些比亚迪电动车刚刚运行不久,又因小故障而被媒体泼了满身的脏水,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似乎“起火”、“爆炸”这样很恐怖的词,缠定了比亚迪电动汽车。尽管事后证实,这些都是“被起火”、“被爆炸”,也让比亚迪不得不承受不小的杀伤力。
也许是“枪打出头鸟”吧,身居前排更容易中枪,这早已不是稀罕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成长的代价,我想比亚迪应该冷静地面对这一切。从另一方面来说,目前的舆情中确有一部分人在极力唱衰自主品牌,包括比亚迪在内的自主厂家,都应从这起事件中汲取教训,在技术、品质等各方面都把自己做得更好更强,哪怕是小小的细节也不授人以柄,也就不用再怕别有用心者动不动就揪住小辫子大做文章了。
要知道,“枪打出头鸟”来自于他人的攻击,而“出头的椽子先烂”往往是自己找的。比亚迪们,走好自己的路!(高德起)
标签:电动车充电的士电动比亚迪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