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农业  > 正文

专家:土地三权分开是给农民的大红包

2014-02-24 15:13 来源:滨海时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有了三大突破,这三大突破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三大机遇。

  《决定》中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三大突破

  (一)允许农户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转让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其它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有了“三权分立”的改革,利于搞活经济,是给农民的最大红包。

  稳定所有权,就是农村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实行土地的公有制,这是不能变的。落实了所有权就可以避免土地的兼并,避免出现像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国家由于土地的高度兼并、大量的失地农民流入城市、形成城市的贫民窟而导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通过承包权,让农民把土地变成财产的收入。土地的集体所有制的公有制制度不能改变,通过承包地的确权颁证,承包权落到农户,农民耕地的承包权变成一种财产性收入。拿承包权让农民可以实现土地的抵押、担保、转让。中国土地承包费若是700元每年,中国共18亿亩土地,农民就凭承包权每年收益一万亿元。

  搞活经营权,投资农业现代化的回报率达30%。田埂取消了,土地面积可以增加5%,统一播种、施肥、灭虫使经营效益、产量又可以提高20%到30%,统一耕种之后,销售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所以现代化、规模化经营,投资效益达到30%以上,农户自己什么也不用管,地转包给别人种,比自己种的纯收入还要高。

  (二)允许农户对宅基地的使用权进行抵押、担保、转让

  第一,允许农户对宅基地的使用权进行抵押、担保、转让,农民的宅基地成了商品,有了价值,这也为农民进城落户提供了经济条件。

  第二,宅基地的退出可以增加耕地。全国农村宅基地有2.55亿亩,按照重庆市目前的转让价格,一亩地平均20万元(东部、中部地区宅基地转让价格高于重庆),2.55亿亩宅基地价值51万亿元。这是三中全会决定送给农民的巨大红包,农民能否拿得到红包关键要看改革的力度和方法。

  (三)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提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与城市的国有土地同权同价,这是一个含金量很大的红包,也是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

  三大突破为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新机遇

  (一)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落实这三大改革,将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动力,土地流转增加一定财产性收入。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引用了农业部的统计数据,讲在北方单季农业地区,一个劳动力种一百亩到一百二十亩地,他的收益基本上就可以跟二三产业拉平,劳动生产率就可以超过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东北种上一百亩地,农民一年收入几万元,比城里人收入还要高;在中部、南部双季农业种植区域,一个劳动力种50亩到60亩,它的劳动生产率能够赶上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去年在河南信阳市的固始县调查中,有一个实例,一个村只留下一个劳动力,其余全部劳动力出去打工,那么这一个人种了一万亩地,种一季玉米、一季小麦,购了全套的农业机械,农忙的时候雇点工,一年收入至少几十万。所以三大突破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给农民工市民化带来机遇

  宅基地有了价值,可以转让,农民可以通过卖掉农村宅基地,为在城里买房落脚提供条件,在城市里租房、买房,在城市里就能够扎下根了,能够把农村的老老小小接到城里全家团聚,这样就实现了农民工市民化。

  中国有留守儿童六千万、留守妇女4600万、留守老人五千万,合在一起一亿五千多万。如果我们通过这项改革,实现了农民工的市民化,让一亿多儿童、老人、妇女跟城里的农民工全家团聚,这是一件多么大的改革红利。

  有人可能会问:“农民房子卖了,一旦失业了,农民靠什么生存?”

  这是杞人忧天的,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肯定不会逆转,到城市里绝对不会再回到农村,在城里农民会有更多的学习和就业机会。而且它的第二代生存能力、竞争能力肯定会增强,将来可以在城市里能找工作,全家人在城市里扎下根,变成城里人,怎么还会回到农村去,所以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三)为就地城镇化带来机遇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按照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不同情况,实行有区别的户籍管理政策。也就是说,要引导新增的城市人口更多的向小城镇和中小城市集聚,要控制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规模。

  按照这样的政策,我预计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将从三个层面同步展开:

  一是,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这三大城市在未来十年经济总量各翻一番,经济规模都达到两万亿美元以上,这就超过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纽约和东京两大都市群。这三大城市群的产业、人才、信息、资本高度密集,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甚至成为拉动世界城市经济的三大增长极。

  这就要求打破城乡和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壁垒。例如,北京市现在出现了繁华的都市被周边贫穷的农村所包围的景象,原因是行政壁垒阻碍了要素的自由流动。如果能把轨道交通修到涞水、涿州、固安、香河、三河,离城市就一二十公里,城区之内过度密集的人口很快就可以疏散开,过高的房价很快就会落下来,这样既可以缓解北京市交通压力、人口压力,抑制城市房价上涨状况,又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所以,要打破行政壁垒,让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打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界限,打破省市之间的界限,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三大都市群是城市化的第一纵队,第一层面的城市化。

  二是,以省会城市为中心,以周边的地级市为接点,形成省会的城市化。例如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群、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为两级的成都平原城市群、带动省域经济发展。

  三是,就地城市化,这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例如浙江的安吉县和江苏的昆山县,在这两个县实现县域经济的就地城镇化,经济高度发达,劳动力大部分在二三产业就业,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农民收入水平很高,住房在原来的地方,依山傍水、竹林环绕、清静优雅、交通便利,一个县范围内形成半小时城市群,这是更高水平的城市化。中西部地区离这样的水平差得比较远,但是要朝这样目标前进,就地城市化,像德国城市化非常成熟的国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几,但是67%的人口住在小城镇里面。德国讨厌大城市,工厂为依托,形成十万人规模的小城镇,步行上下班,住在那里,没有噪音的干扰,没有交通拥堵问题,空气非常清新,没有雾霾的困扰。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机遇,通过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同步发展,吸引劳动力就地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让农民就地过上城市化的生活。例如,县城有20万人,两个小城镇有5万到10万人,新型农村社区吸纳几十万人。如此,就地城镇化率就达到了60%到70%,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县、市能够实现城市化的目标。

  时报记者 哈迪 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 杨丽]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