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金融

借壳频打擦边球 控制权变更有文章

2016年09月02日 10:45:14  来源:财新网
字号:    

  由于构成借壳上市的财务指标急剧收紧,上市公司开始在实际控制人上做文章,想尽办法确保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权不发生变化

  尽管“史上最严”的重组新规已近正式出台,但围绕着规避借壳上市的套利与监管博弈并未停止。

  据财新记者统计,自6月17日证监会公布旨在打击规避借壳上市行为的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之后,已有至少10家新公告重组预案的上市公司涉嫌迎难而上、继续打制度擦边球。这些案例均被交易所问询到是否在刻意规避借壳上市认定,并被要求召开重组媒体说明会进行解释。

  而纵观这些案例和被问询的细节可见,新一轮博弈的焦点已转移到了是否规避实际控制人变更的认定问题之上。

  实际控制人变更成焦点

  最新的一个案例来自于9月1日刚召开媒体说明会的酒店经营商罗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00209.SH,下称罗顿发展)。

  8月9日,上市公司公告经董事会同意的并购重组预案,拟通过“定增+现金”的支付方式,作价16.075亿元收购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易库易供应链100%股权,预估增值率为739.81%。

  预案称本次交易不构成借壳上市,原因是交易前后上市公司控制权并未变化,而这不满足认定借壳上市的两个必要条件之一。

  预案公布10天后的8月19日,上海交易所对此下发了包含21个问题的问询函。其中前3个问题即关注到颇为敏感的是否构成重组上市(俗称借壳上市)问题上,而落脚点均纠结在实际控制人变更与否。

  其中包括,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李维与标的公司实际控制人夏军为亲属关系,两人是否是一致行动人;交易完成后是否会共同控制公司,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构成重组上市。

  在9月1日的媒体说明会上,由上市公司聘请的法律顾问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问律师对此予以了否认,他表示律师团队在尽职调查中确认双方没有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在此前也都是“独立地在做各自的生意”。

  另外,交易所还关注到, 2016 年 7 月,夏军控制的易库易科技将标的公司的部分股份转让给了北京和创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合伙企业,其持有标的资产的股份比例由 100% 下降到 76.39%。交易所询问这些交易是否存在突击降低夏军在标的资产中的股权比例,以保持上市公司控制权不变而规避重组上市的行为。

  至少10例类似案例

  类似像罗顿发展这样被交易所质疑借规避重组上市的案例,在6月份以后逐渐增多,这缘于监管政策的变化。

  按照2014年10月出台的旧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构成借壳的认定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交易前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变更,二是收购的标的公司资产总额超过上市公司上一年度资产总额的100%。而一旦被认定成借壳,这笔交易就将按照等同IPO要求的严格标准被证监会审核。

  在6月份出台的新版《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监管层大幅提高了此前容易被钻漏洞的第二个条件的要求,从原有的资产总额单项指标调整为资产总额、资产净额、营业收入、净利润、股份等五个指标中,任一达到100%即可。

  财务指标急剧收紧之后,规避实际控制人变更成为套利者潜在的一个更优选择。

  根据财新记者统计,6月以后已有至少10例类似案例,包括*ST江泉(600212.SH)、卧龙地产(600173.SH)、安泰集团(600408.SH)、宁波富邦(600768.SH)、淮油股份(002207.SZ)、鲁亿通(300423.SZ)、四通股份(603838.SH)、狮头股份(600539.SH)(已经主动终止)、*ST煤气(000968.SZ)等上市公司。

  像*ST江泉的重组方案设计中,也存在标的企业“突击”引入新股东,摊薄标的资产瑞福锂业实际控制人王明悦持股比例的情况,这同样被交易所质疑是否在规避重组上市。(详见财新网此前报道《买资产不变实际控制人 *ST江泉借壳打擦边球》。

  此外,像宁波富邦的重组案例中,标的公司担任高管的几位原股东被质疑是否隐瞒存在一致行动人关系,以避免交易完成后合计持股比例大于上市公司原实际控制人。

[责任编辑:葛新燕]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