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门预测,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达到350万至400万,约占总人口的20%;2050年老年人口占比超过总人口的30%。养老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市规划委今天发布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标准》征求意见,要求街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宜为1000米,老人步行15分钟可以到达;社区养老院的日间照料床位应不少于10张。
为了破解养老难题,北京市提出了“9064”养老服务模式,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市规划委标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方便人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市规划委今年启动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标准》的编制工作。目前,该标准正在市规划委网站公开征求意见:标准规定,居住养老服务设施划分为街区级、社区级和建设项目级三级。其中,街区级的居住人口规划规模一般为5万人以下,社区级的为1000至3000户,建设项目级为1000户以下。街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宜为1000米,老人步行15分钟就可以到达;社区级的服务半径为500米,并避免跨越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养老服务用房分散零散,“有一些在犄角旮旯,很难找”。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标准规定,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位于建筑的低层或首层,不能设在地下室及半地下室,以便于老年人日常使用和紧急疏散。日间照料床位也不能小于10张,并处在一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的服务半径内。新建社区级的建设项目必须配建不少于800㎡的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和不少于150㎡的室外活动场地。
记者注意到,该标准对电梯速度、标识颜色、浴盆便盆等细节也都作了规定。(记者孙文文)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