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庆滨 杜震 马喆 杜希萌)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014年7月31日,北京与河北两地政府正式签署七项共建协议;8月6号,天津市与北京签订一系列合作协议。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明确表态下半年将“抓紧推进京津冀等重点区域规划的编制”。至此,被坊间称为“一号工程”、胶着了多年的“京津冀一体化的区域规划”即将真正落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推进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部分产业外移是其中的核心内容。那么哪些产业应该转?又该如何转?请听中国之声特别策划《问诊京津冀》第一篇:《“博弈中”的产业转移,如何引来金凤凰?》。
天刚刚擦亮,位于北京丰台区的大红门批发市场就会迎来全国各地的客户。对于自己的“北京批发故事”,从事批发生意十几年的刘先生调侃说,这些看上去“眼花缭乱”的批发步骤,自己现在闭着眼睛都能干。不过,随着今年年初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这个南来北往的集散地成为了首批被动迁的对象。老刘说,尽管搬离北京已经是板儿上定钉的事儿,但自己心里还是有些犯嘀咕。
老刘:“想迁过去但是有些个顾虑,比方说那边的宣传、那边的配套、那边的推广、孩子就学的问题,这个要落到实处。”
老刘的顾虑不无道理。但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行,资源转移、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已成为大势所趋。摆在眼前的,不是“走或不走”的问题,而是“怎么走?”
“怎么才能走得好?”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国平说,这需要各方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寻找共同的利益。
李国平:“北京市能转移出去的产业,主要是在在河北还有优势的产业,那才可能谈拢。像北京市区域性的物流,像北京市区域性的批发,我觉得这个对河北来说,还是可以进行承接的。”
在实际的产业对接中,作为转出方的北京对高端产业不愿意放,而作为承接地的天津、河北对低端的产业也不愿意要,这成为了双方最大的分歧。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直言,污染的企业河北不会接受。
周本顺:“承接北京,天津的产业,我们的底线是什么?是不污染环境, 这个底线,我们双方,三方都是坚持的,如果说有污染的传统产业,有些产业如果是通过转型升级,是可以排除污染的。北京的容量有限,放到河北来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许红星看来,想要打破眼下京津冀产业对接困局,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是破题的关键。
许红星:“比如过于行政化,也就是说搬出来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本身也没有发展好,周围也没有带动起来,开始就要给它规划好,要遵从各方的意愿,过去我们国家在完全计划经济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做了很多,也走了很多弯路,如果说是走到今天了,我们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规划先行确定了对接的方向,但在实际运行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指出,只有顺畅的交通和良好的生态,才能为企业自由流动打造优越环境。
常纪文:“京津冀一体化,政府只做自己应该做的,比方说做环保、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你如果把路修好了,把空港天津机场、河北机场、北京两个机场把它规划好了,把三个港口规划好了,连接大型的工业区,交通规划做好了,然后再出台一些政策,不愁企业不去。”
[责任编辑: 陈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