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原文 】
建设保障性住房7万套。加快推进已开工项目,年内竣工10万套,确保“十二五”期间提供100万套。2017年基本完成四环路以内的棚户区改造任务,年内同步完成10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新增5万套(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地。
【 权威解读 】
亮点一
40个民生改善类
项目投资343亿元
今年一年,本市将确保新开工建设保障房7万套、竣工10万套,加快棚户区改造及环境整治安置房建设,确保共有产权商品房新增5万套。
今年,市财政计划将针对40个民生改善类项目投资343亿元,主要包括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及综合整治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白塔寺等旧城改造及人口疏解项目,以及一系列医疗、教育和养老项目。
亮点二
解决住房困难
坚持“以租为主”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称,本市将按照市场与保障相结合的思路,坚持“以租为主”的保障方式,加快解决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居住需求。大力发展公租房,除建设收购外,鼓励盘活国有企业存量土地建设公租房,扩大城乡结合部地区集体土地建设公租房试点规模。通过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改善新就业职工和符合一定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
【 马上就访 】
1000万平方米
老旧房“强筋壮骨”
日前,海淀区皂君东里小区迎来了一群带着各种“稀奇”仪器的人。
这些已经建成20多年的老房,目前墙体的保温系数如何,被楼体结构藏着的管道又出现了多少砂眼?探测仪器上不断显示出的数据,将成为这个小区下一步改造的关键。
“今年,全市将继续进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工程,预计将有1000万平方米老旧住宅将在这次改造中‘强筋壮骨’,延长使用寿命。”市重大办相关负责人说。
这些改造项目将包括节能保温、抗震加固、水电气热设施的综合改造和简易楼改造。市民关注度很高的分户热计量改造,也将伴随着小区改造同步完成。有条件的小区,还将增加蓄水池、渗水井,通过建设雨洪回收系统留住雨水,用于绿地浇灌。市区两级财政将为改造费用埋单,每一平方米的投入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
从保障老房内的市民居住安全,到满足新增家庭的居住需求,《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更多选择。
住在老屋里的居民家庭,如果还想留在旧城,可以在改造后的房屋内放心居住;如果子女还跟父母挤在一间小房里,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公租房;如果子女都结婚了还没房,又买不起商品房,可以参与自住型商品房摇号,以低于市面上每平方米30%左右的价格,享受到同样的居住条件。
到去年年底,自住房供地折算成建筑面积已经完成了220万平方米。今年,各区县都将拿出一些“好地”用于自住房建设。一季度,本市就将汇总今年自住房供地计划并公开发布。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