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大红门服装城的商贩正在装货。该著名商圈的仓储业态将外迁。京华时报记者陶冉摄
为改变中心城区功能、人口过度聚集,交通拥堵等状况,北京提出将向外转移一些以批发集散为主的行业形态,著名的“动批”和大红门服装批发商圈均被列入外迁名单。
记者昨天从西城区“两会”获悉,“动批”市场中的批发市场和业态确定将迁出中心城区,现有服装批发零售业态调整为服装零售、展览展示、现代电子商务等业态。但外迁方向和时间表尚未确定。
与“动批”类似,大红门服装批发商圈需要外迁的,也是其低端的仓储等功能业态,并非整体迁出京城。目前选址工作已着手进行。
□“动批”外迁
专设指挥部改造“动批”地区
昨天下午,西城区“两会”举行首场发布会,就“动批”的搬迁做出回应。西城区副区长孙硕表示,“动批”市场中的批发市场和业态将转移出北京中心城区,现有服装批发零售业态调整为服装零售、展览展示、现代电子商务等业态。据他概括,“动批”所在北展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的搬离,“转移、调整、升级、撤并”这八个字将成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主旨。
据了解,西城区已于去年底正式挂牌成立了北京北展地区建设指挥部,负责对“动批”所在的北展地区产业进行规划和布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业态升级。今年开始,北展地区按照疏解一批、提升一批、引入一批的思路,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坚决撤销、关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经营场所和不符合首都功能核心区要求的产业形态,加强与外省市合作,逐步引导批发市场有序外移或改造提升,着力培育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服装设计、展览展示等新兴业态。
“动批”搬迁或将分流10万人
“动批”是指位于北京动物园附近的服装批发市场,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路边服装摊位开始,逐渐形成以服装批发市场为主的综合商圈,现有服装市场和小商品交易市场9个,是与大红门、雅宝路齐名的北京三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
根据2013年初的统计数据,“动批”共有摊位约1.3万个,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物流企业20余家。加上其辐射和带动的就业人口,“动批”搬迁或将分流10万人。
近年来,随着“动批”市场人流、物流、车流的不断集聚,城市承载力处于超负荷状态,市场安全隐患凸显,这给周边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交通、治安、环境等社会问题日渐突出,以商品批发业为主的业态已不适合北京中心城区的发展。
孙硕表示,西城区作为北京市中心城区,将根据中央提出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和北京市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的将“着力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坚决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目标,“整体规划、研究政策、确定路径、分步实施”,准确把握区域功能定位,全面推进中心城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作。
外迁方向和时间表尚未确定
孙硕表示,“动批”外迁目前还处于市场调研、专家论证、协调准备、政策研究阶段,很多工作刚刚起步,目前不设具体时间表。“这项工作牵涉的产权方非常多,牵涉的人数巨大,情况很复杂,确定时间表难度很大。现在只是启动对业态调整的市场调研。”
对于“动批”的批发业态今后将迁往哪里,孙硕同样表示尚未确定,“未来这个地方要做什么?我们会逐步采取升级、调整转移的方式。但有一个态度是很明确的,我们会逐步稳固把批发业态从中心城区迁徙出,但剩下的不是所有的服装都是一刀切。”
马连道地区同样将升级改造
西城区区长王少峰昨天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今年将抓紧编制马连道和北展地区发展规划,探索中心城区业态调整升级的有效模式。据介绍,同样进行升级改造的是马连道地区,该地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引进产业项目、加强环境整治,统筹推进业态升级,逐步改善地区发展环境。按照引进增量、带动存量、完善补充、调整升级的思路,做好“商道”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商业实现新的发展。打造老字号集聚区,鼓励老字号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和产业创新提高竞争能力。编制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做好社区生活性服务业试点工作。
■探访
商户担心人气流失
对于“动批”的外迁,聚龙服装商场的商户都已知晓,大多数人持观望态度,更多担忧的是外迁和撤并后,将使他们长久经营起来的“人气”面临重新洗牌。
来自安徽的周先生,做服装生意已有22年,得知所在商场可能面临外迁和撤并的消息后,他更倾向自己所经营的商场能继续留在“动批”基地,和其他商场合并,如果这样,至少顾客群体还在。但他担心商场升级改造后,经营成本会有所提高,租金也会增加,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能不能转型成功还不好说。”
周先生称,不管外迁到哪里,都没有办法短时间形成“人气”,现在好多外地人都是知道“动批”的名气后远道而来。搬迁政策一旦落实,顾客群体将有所下降,有实力的商户自身可能会进行升级改革,小商户只能回家或转行。“大家来这儿图的就是便宜,升级后价格应该会有所上涨。”
“外迁后,购买力肯定不如这里,零售客户都不愿去拿货,一切得从头开始。”商户段女士说,商场环境一直以来都在改善,消防设施也比较完善,商场时常有保安巡逻,交通环境差主要是各种黑车、私家车和小货车乱停引起的,相关部门应集中管理车辆秩序,“一味地控制人流,只是治标不治本。”
段女士称,她和商场管理方签订了10年的产权合同,同时,每年还得按面积付给商场数万不等的租金,如今还有4年到期,“不知政府对于这块是否会给予补偿。”
□大红门商圈外迁
仓储功能确定外迁
昨天,记者从丰台区“两会”获悉,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并非要搬出北京,而是仅外迁比较低端的仓储等功能。“不是说要把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搬走,而是要把其中低端的仓储等功能外迁,实现产业的升级。同时也是一个规划逐步实现的问题。”在昨天的两会上,丰台区副区长刘宇介绍,大红门服装批发商圈是农村利用自身集体土地发展起来的市场。这种批发业态,作为城市土地的节约利用来说,比如说仓储等功能,是可以向外转移的。
他表示,由于大红门是农村在集体土地上发展起来的产业,政府不能强制其如何,但完全可以引导它的业态向高端发展。刘宇认为,由于地价的升值,即使北京不提出外迁,这种转移以后也会自发形成,“随着地价的升值,把货物存放在北京远不如在河北某地进行仓储,异地的仓储通过配送功能是可以完成的。在北京则可以做展示、交易。”
已开始选择对接地
据介绍,下一步,大红门批发市场、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将进行升级,仓储功能外迁后,货物的运输将主要通过物流配送来完成。刘宇表示,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已经在周边地区选择仓储的对接地,目前在固安、锦州等地方都有所投资,锦州主要是面向东北地区,下一步在西北、华北等地方也会选择合适的仓储地。
“主动来找我们对接的地方有不少,但主要还是要考虑市场的因素,首要情况是交通问题,这是必须的。”
刘宇说,具体选在哪这是商业的自身行为,政府也正在帮助撮合。
据了解,新发地批发市场也将进行升级改造。据介绍,早在2010年,新发地就与河北保定高碑店市政府就新发地高碑店农产品物流园区项目合作签约,将把普通蔬菜的零散批发等低端交易外迁到高碑店市,露天交易也将陆续取缔,市场现址将进行产业提升,主要经营精细特菜、净菜、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等高端产品。
■探访
仓储外迁增运输成本
对于仓储业态外迁,大红门服装商贸城总经理陈芳表示,为缓解交通拥堵,更好地维护周边安全,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不过,陈芳担心这样做会使商户产业链难以接续,且搬迁物流及仓储,并不是改善周边交通和安全的最佳办法。
陈芳介绍,大红门商圈的物流主要负责从各地进货,或将货物运往各地。物流公司将货物运来后,便在第一时间分给各个商户。
陈芳表示,若物流公司搬迁,一则会增加运输成本,二则会拉长商户的进货时间。“原本一趟大车就可以拉来的货,如果搬迁至外地,或许需要两三趟小车才能运完,且运货的时间也会增加。”陈芳说,光大红门商贸城,其自有物流公司一共就有38家,在旺季(9-12月)时,这些物流公司的总吞吐量能达到一千吨左右,但如果把仓储搬迁到外地,“肯定不能满足物流需求。”
京华时报记者文静陈荞潘珊菊刘景慕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