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简单说就是原来按营业税税种征收的部分行业,改为按增值税税种征收。增值税最最核心的地方在于它可以设定一个基数,这个基数可以被扣除,这样就缩小缴税基数,有利于减少营业税重复征税,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企业税费降低,不仅能降低企业负担,更能够激发企业活力。
其直接利好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通过税费让利,为企业实实在在减负。为企业减负不仅是支持企业发展的切实举措,也是为民生“增力”的重要一环。所谓“增力”,就是增加民众工资性收入,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增强民众应对物价上涨的抵抗力。
企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表现在就业方面,是我们许多人的收入重要来源和保障。
正因此,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运用政策杠杆扶持企业发展,不仅能让企业“轻装前行”,不断壮大,也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否则,倒下的是企业,但其带来的负面“蝴蝶效应”必将影响我们每一个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员工。员工的收入来自工资,让员工工资不断增长,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需要真金白银。真金白银来自哪里?答案不言而喻,来自企业自身发展的实力。
政府制定的“收入倍增计划”,最终的落脚点还在企业,只有企业将员工的工资增长形成制度性安排,并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员工的“收入倍增计划”才能成为现实。可必须要看到,企业不断增长员工工资,企业的用工成本必然增加,如何消化这一成本?企业能否承受?显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果企业没有利润支撑员工不断增长工资,涨工资就是空谈。
这就需要强企壮企,让企业有能力为员工涨工资。对此,除了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同时也需要政府想方设法为企业减负,譬如,减税、降低融资成本、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均是为企业减负。企业负担减轻了,利润空间就会增加,涨工资的能力就能随之提升。可见,为企业减负就是为民生“增力”。锅里有碗里才能有,企业发展越好,员工收入提高越有保障。企业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减轻企业负担,无疑至关重要。
同时,企业会有更多资金投入创新。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这一点已经被无数现实所证明。纵观世界,是凡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不论大小,不论在哪个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断创新。要么在产品创新上推陈出新,要么在管理创新上不断掘进,要么在商业模式创新上不遗余力。
然而,创新不是说说就能实现的,创新不但需要承受失败的打击,而且需要真金白银的大量投入。也正因此,许多企业明知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受制于思维固化和资金不足等因素,将创新放在次要地位。于是,只能为人做嫁衣,在贴牌生产的低利润下艰难生存,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遭受打击。
由此而言,笔者建议,“营改增”应该对企业创新给予更大优惠政策支持,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支持。
正因此,“营改增”的利好应该充分释放,地方政府在具体实施时不能“留一手”,同时,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结合“营改增”在支持企业创新上进一步细化政策,完善制度。当企业能够在创新上不遗余力,其激发的内生活力将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动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期待“营改增”在激发企业创新上发挥更大作用。孙维国
[责任编辑: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