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9日电 题:中国企业“买断全球”的真相是什么?
中新社记者 石岩
似乎是在“暗中较劲”,“买买买”先后成为中国公民和企业的一致节奏——就在世界各国惊叹中国游客强大购买力的同时,年初几笔中企海外“大手笔”的并购案,使一些外媒惊呼——中国分明在“买断全球”!
这一说法是否客观?让数字说话。中新社记者观察到,上述外媒援引的,是一组据称是由“彭博汇总”的数据。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海外并购交易规模达1130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超过2014年全年,而且接近去年创纪录的1210亿美元水平。
而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一季度,中国企业共实施海外并购项目142个,实际交易金额仅165.6亿美元。这一数据,与前述1130亿美元相差悬殊。无怪乎对于“买断全球”的说法,中国官方不以为然,凭据不同所致。
巨大数据差的背后,是对海外并购的理解有异。对于前述外媒来说,一宗并购案一经透露或宣布,其并购额便被计入当期并购规模。而对于中国商务部来说,对于并购规模的统计则以实际交易为准。从并购案的流程来看,后者无疑更加准确科学。
事实上,一宗并购案的宣布,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对于很多涉及跨国企业的并购案来说,尤是如此。且不说其中马拉松式的议价谈判,一些并购案还要面临各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乃至于国家安全审查。以中国化工收购瑞士农化巨头先正达为例,该案便面临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众国家的审查,其中只要一个环节未获通过,并购便有流产风险。
而报价430亿美元的该案,显然包含在上述外媒援引数据中。建立在该数据之上的“买断全球”论,无疑难以立足。
增量如是,存量呢?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尽管中国企业境外并购规模已经比10年前扩大了十几倍,但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仅占全球的3.4%,不仅低于美国的24.4%,也远低于英、德、法、日等发达经济体。作为对外投资中一个特殊形式,并购所占的比重同样极少。2015年中国境外并购交易金额大幅度上升,但仅占全球境外并购金额的6.2%。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增量还是存量看,中国“买断全球”的说法都不成立。反倒是这一说法得以“走俏”的本身,值得关注。
多位专家指出,中国“买断全球”说法热度不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面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及深度融入世界的一种焦虑,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复苏前景不明朗、美欧资产议价能力有限、跨国投资疲弱的当下,中国这匹“黑马”惹来的复杂心绪可以想见。
毋庸讳言的是,中国“买断全球”说法的背后,也有对上世纪80年代日企大举海外并购相类比的隐喻。在那轮并购潮中,很多企业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变卖海外资产,教训惨痛。
所幸,这一“前车之鉴”已被中国各方高度关注。很多“走出去”过程中“交了学费”的企业,在海外布局中更为稳健而非盲目。中国官方也已着手从政策上有效引导企业制定符合发展需要的并购策略,以规避各种潜在风险。
有理由相信,在“一带一路”战略及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中国企业海外“买买买”的故事将贯穿“十三五”全程。这是中国企业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服务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料将深度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完)
[责任编辑: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