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经济观察  > 正文

“双11”7.6亿件包裹考验快递业

2015-11-09 10:11 来源:新民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一年一度“双11”又将到来。这是一场购物狂欢节,也是对快递行业的一次严峻挑战。据预测,今年“双11”的全国包裹量,将超过7.6亿件,比去年增长30%以上。

  对此,消费者不禁担心:几年前出现过的快递爆仓、物流严重滞后等情况还会出现吗?诸多快递企业负责人给出答案:这两年,通过硬件建设、处理能力扩容、网络延伸等举措,快递行业的稳定性、抗压力大幅提升,基本能从容应对“双11”的巨量包裹。

  11月12日将现物流峰值

  “‘双11’期间,快递企业业务量将是平时的3倍以上。”圆通速递负责人告诉记者,平时,该公司每天处理的包裹量上千万件,今年“双11”包裹量预计可达3000万件,而去年“双11”量为2000万件。据精准预测,从11月11日到11月20日的10天内,圆通快递将要派送2亿件包裹,其中峰值出现在11月12日,当天包裹量要超过3600万件。这几个数据,今年都将达到历史峰值。

  今年已是“双11”第七个年头。随着参与商户越来越多,成交额激增,订单包裹量逐年成倍增长。数据显示,2009年首届,参与商家27家,成交5200万元,那年诞生的快递包裹量并未公布;2010年为1000万件;2011年达2200余万件;到了2012年,包裹量翻了逾三倍,达7800余万件;2013年开始,“双11”产生的包裹量进入以亿计量阶段,2013年为1.8亿件;2014年增至5.86亿件;今年有望超过7.6亿件。

  在这七年里,每到“双11”,快递行业就面临大考。2012年,“双11”包裹曾在快递公司爆仓,许多快递公司仓库货物堆积如山,有些消费者好几个月之后才能收到快递。但到了去年,虽然包裹量同比增加两倍多,“物流给力”却成了网络上人们给快递的普遍评价。市民姚小姐坦言,去年她网购了多件商品,大多在“双11”第二天就送来了。

  “几年的实践证明,快递行业已基本能从容应对‘双11’。”记者采访中通、圆通、韵达等企业负责人,他们纷纷给出这一答案。圆通更提出,“双11”服务将与平时一样,而且公司在苏浙沪地区还开展了限时送达服务。

  巨量包裹,快递企业应对有招

  为应对“双11”,各家快递公司从年初就开始制订方案,同时他们还与平台商一起做好业务量的精准预测,在场地、车辆、人员、设备等方面做好配备。

  顺丰速递表示,公司将投入6个中转场地,增加18条区域直发线路、10条二程接驳线路,并新增大量的临时自寄自取点。另外,还将通过招募临时人员、职能三线人员支援、网点支援等方式来满足巨大的业务量。

  圆通透露,公司目前已有22万从业人员,网络在县域以上的覆盖率达93%以上,在乡镇一级的覆盖率也超过50%。不仅如此,今年公司还率先成立了航空公司,购入3家飞机,第一架飞机已在9月首航,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

  韵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应对今年“双11”,公司全网络改造和扩建分拨中心45个,储备车辆10000台,全网络储备人员1万人,新增各种设备2000套。值得一提的是,韵达在全网络枢纽转运中心——上海分拨中心投入运营了全自动化分拨流水线,可大幅提升快件转运效率。韵达今年还首次在全国各地设立发货分仓,为客户提供“仓配一体化”服务。所谓仓配一体化,是指电商将仓储和快递都外包给一家公司,拉近商品与买家的距离,缩短配送时间。

  不过,应对巨量包裹,快递公司末端服务的压力还是很大。快递公司也担心,加盟网点受不了压力关店或者快递员不干。近期,多家快递公司均采取提高派送费,以激励末端紧张派送的快递员。

  快递实名制,对速率影响不大

  今年“双11”,还有个新情况。11月1日开始,国内快递实名制正式实施,要求寄件人出示身份证、登记个人信息,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在“双11”快递如此巨量的情况下,实名制会不会影响快递的时效?

  对此,圆通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去担心这一点。因为,“双11”本就是电商企业的促销活动,旺季中的大部门快件来源于电商企业;而快递公司与合作的电商企业都签有服务协议,在签订协议的过程中已经对企业的工商执照等信息进行过认真核对,相当于早就开始了实名制。

  当然,国内快递实名制的实行,也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个人消费者。为了在旺季不增加快递人员的劳动强度,快递行业也呼吁,请用户做好配合,以加快包裹揽收过程。(据新闻晨报)

[责任编辑: 李振]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