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财经北京2月24日消息(记者田芳毓)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近两年,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逐渐下行,物价总水平也同样出现持续下行。数据显示,1月份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环比下降4.7%。虽然有春节的因素在内,但之前公布的其他数据也不太理想,1月份CPI跌破1%,PPI连续35个月负增长。有观点认为,通缩正在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特征,这种通缩到底是“好通缩”还是“坏通缩”?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张茉楠对此进行了分析。
通缩也有好坏之分
所谓的好通缩更多是来源供给面的冲击,比如全球石油价格下跌、新兴能源替代等,这对于传统能源是非常大的冲击,但是由于这种供给层面所引发的价格下跌,实际上有益于能源成本和生产成本的下降。但是另一个层面,所谓的坏通缩,比如说由于资产负债表的衰退、产能过剩、全球总需求不足导致降格的下降,其实更多是伴随着经济增长的衰退。
那么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既有由于资产负债表衰退、需求不足所引发的坏通缩,其实也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外部能源供给,特别是能源降格下降所引发的好通缩,那么中国现在的这个通缩更多是一种混合性的特征。
通缩也可以创造红利
想在通缩中创造红利,中国应该顺势而为,或者叫趋利避害。充分利用这轮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能源价格下降的这个周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比如说针对企业来讲,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的情况下,其实更有利于他们进行新一轮的设备的更新改造。而从宏观层面来讲,是改善了我们的贸易条件,这一轮的这种通缩,实际上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来讲,恰恰是一次大浪淘沙和优胜劣汰的过程。那么对于政府层面,我觉得能够进一步地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特别是推进金融财税或是一些要素的市场化的改革,不仅有利于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其实也有利于通过供给层面上的扩张,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产生非常大的助力作用。
[责任编辑: 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