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19日电(邹光祥) 中国正在进入老年化社会,如何养老成为日益紧迫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加强养老服务业发展,让广大老年人安享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从建设、服务、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加强养老服务业发展,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到2020年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最近几年来,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缓慢的矛盾,困扰着未富先老的中国。而养老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短板,更是制约了养老市场的发展。
“保基本、兜底线”,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将养老服务业这一“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专家指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原则将极大地缓解当前“一床难求”的养老现实,从而推动养老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转型升级。
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2013年将突破2亿,2020年突破2.43亿,2025年将达到3亿。
在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养老设施却严重不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建成的各类老年服务机构为4.4万个,拥有床位416.5万张。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缓慢的矛盾,困扰着未富先老的中国。
巨大的需求和服务短板意味着市场空间。现在,政策的窗口已经打开,必将催热养老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促进养老机构甚至养老医疗、养老地产、养老旅游的相关发展,并将创造上千万个就业岗位。
安徽一家从事医疗器械、保健仪器生产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就表示,公司将积极介入养老市场,探索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推动公司产品服务老年人市场。
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服务、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领域互动发展。目前,各地政府开始统筹谋划养老服务业,部分省市已出台养老设施专项规划,规范行业发展,并从土地、财税等政策上予以支持。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出台的养老设施专项规划要求,加强土地、税收、融资政策和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在新城规划中,要求整合社区资源,建设更多适合老年人养老的场所。
社会力量是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分层分类提供养老服务。公办养老机构重点做好为无收入、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和抚养人、失能半失能等生活困难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服务。通过简化和规范程序,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专业化养老机构。
市场化是养老服务业的大趋势,养老服务供给的增加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最终还要依靠市场。专家指出,未来的政策细化要落地,要彻实为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松绑。
在推动市场化方面,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探索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放宽行业准入,加强质量、安全、价格等方面行业监管和退出制度建设,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办好养老服务业,不仅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更有极强的经济拉动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打开政策大门,激发各类主体活力、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并唱主角,才能让广大老年人颐养天年。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