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核心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近日提出,到2015年,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奶牛养殖100%标准化,鲜奶生产100%全程可追溯。
“从源头上控制奶源质量,是解决‘双提’(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问题的关键所在。”呼和浩特市市长秦义说。
呼和浩特市奶牛存栏约70万头,年鲜奶产量300多万吨,拥有伊利、蒙牛两大国内乳业巨头,被称为“中国乳都”。乳业一度成为这个塞外城市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和对外形象最靓的名片。
然而,2008年形势急转直下,“三聚氰胺”让中国乳业遭受巨大冲击。此后,“黄曲霉毒素”超标、明胶老酸奶以及复原乳等风波又屡次让行业陷入重重危机。“任何一次看似偶发的事件,有时候甚至只是一种传言,都成为对企业和消费者耐心的重大考验。”秦义说。 中国乳业低迷,国外乳企趁势抢占中国市场。AC尼尔森数据显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国产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是44%,而现在,中国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已下降到1/3,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迅猛增长到2/3,而且价格不断提高。
更让中国乳业难堪的是,不论企业怎样努力提高质量,消费者依旧充满怀疑并执迷于国外产品。
“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以及环境问题凸显的背景下,国产乳品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所抛弃。一方面是行业自身出了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乳业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消费信任危机’愈演愈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
今年5月,工信部印发了《提高乳品质量的双提行动方案》。近日,在呼和浩特举行的第七届乳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与会的27个城市官员及国内外企业代表、业内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中国乳业亟须重建消费者的信任和信心。
秦义表示,中国乳品行业应以确保产品质量、提振消费信心为目标,推动乳业发展实现全面升级。
从2012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和引导多种经营性主体参与奶牛规模化和标准化牧场建设,目前全市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已达到70%。呼和浩特还实施15万亩“优质苜蓿草种植行动”,不断推进源头管理。
呼和浩特市还将全力促进建设乳品创新体系、流通体系、监管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近日,呼和浩特市政府与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局、内蒙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签署建设世界一流乳肉检测中心的协议,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对本土乳企及其分设在全国各地工厂的全程监管。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乳业在过去的高速发展中,重在追求规模扩张,加工企业虽然完成了全国的战略布局,但也因此带来一系列问题。
“中国现有的乳业生产链条长,不可控因素多,从养殖、防疫、挤奶、储存、运输到生产,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必须推动产业链条的转型升级。”专家李胜利说。
奶源基地建设成为中国乳业走出困境和转型升级的关键。“中国想提升整个牛奶供应链的质量,必须从培训专业养殖者开始。中国的奶牛养殖者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全球食品安全倡议董事会主席伊夫·雷耶建议说。
专家表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需要齐心协力,多管齐下,依靠科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出台企业自有奶源制度并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舆论等,共同提升中国乳业实力和形象。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说,中国乳业需要潜下心来重建信心体系,向国人证明自己的品质,增强高端消费市场竞争力。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3日电(记者张云龙 王春燕 林超)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