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经济观察  > 正文

人民币汇率年内波幅会收窄 直线走高难再现

2013-07-07 09:1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转发 打印

  经过上半年“火箭式”的上升后,人民币汇率在年中时终于放缓了升值的步伐。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出口艰难,国外美国退出QE(量化宽松)日期临近,美元指数上扬,在多重因素作用下,下半年人民币走势如何?对此,有关专家预计,影响人民币升或贬的因素都存在,今后有可能在平稳趋势下呈现双向波动,但幅度都不会大。

  上半年21次创新高

  从今年春节到6月中旬,人民币汇率一直快速上行,先后21次刷新汇改以来新高。虽然近期暂停升势,但总体而言,上半年升值幅度仍为可观。

  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787,较2012年末的6.2855大涨1068个基点或1.73%。而去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仅154个基点。自2005年7月启动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经接近34%。

  人民币升值的强劲势头进入6月中旬后开始减弱。在6月的最后几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稳于6.18上下。整个6月,人民币即期市场下跌了0.05%。进入7月份,人民币则再度走强。

  大量资本流入推动升值

  人民币之所以在上半年升势凶猛,与市场上外汇供给较大有关,其中热钱是主导。

  “中国的汇率市场由供求关系和管理因素(比如央行干预)决定。在供求关系中,包括资本流入和贸易顺差”,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孙华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明显,其中有一部分热钱是借道而来的,大量资本流入造成了市场上外汇供给较多。

  “热钱进来后带有强烈升值预期,这种预期又进一步加大了升值压力。”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说。

  国际热钱为何看好中国?孙华妤分析说,一是因为我国利率高于国外,对热钱而言有套利的空间;二是相比较其他国家,中国有较好的经济增长预期,大家认为人民币会升值,因此,大量外汇涌入推动了人民币升值。与此同时,升值期间央行并未进行特别干预,这使升值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对于6月中旬后人民币出现贬值情况,孙华妤认为,是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方向不明,对金融市场不稳而产生的极度恐慌心理所致,大家纷纷把人民币换成美元以避险。“钱荒”过去后,到6月底至7月初时,人民币汇率又开始恢复上升。

  未来升值步伐或将放缓

  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升贬因素都存在,专家预计,人民币将呈双向波动趋势,但幅度不会大。从长期来看仍有继续升值的动力,但升值步伐或将放缓。

  建设银行研究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长期来看,三项因素决定人民币仍将呈现升值走势:一是,我国经济在未来10年仍将每年至少保持在7%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在全球的占比将上升;二是,我国国际贸易将继续保持顺差。与此同时,我国同主要经济体的利差也将长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对国际资金产生较强吸引力;三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求人民币汇率保持坚挺,以增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

  该机构同时也指出,短期来看,对人民币升值形成压制的因素也较多。包括:美元有望走强、欧元仍可能走弱,从而影响盯住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外围量化宽松势头收敛,减弱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仍需发挥外贸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这需要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平稳运行态势。

  “若中国维持高利率,以及贸易和资本顺差,今后人民币还将保持升值方向。虽然升,但幅度不会很大,因为过度升值对实体经济有害”,孙华妤指出,首先,如果升值过快,幅度过大,外贸企业将难以为继,它们无法生存了,其上游的企业也将受到影响。同时,中央要求经济实现转型升级,若升值快,正在升级的企业因生存受到影响将无法继续升级。

  除市场因素外,今后人民币是否升或贬,还要由管理层的思路来决定。“为实体经济好,应控制升值幅度;为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汇率波动幅度就会大。最终要看管理层是怎么设计的。”孙华妤说。

  孙华妤表示,学术界基本达成的共识是,目前不是开放资本市场的好时机。如果管理层方向明确表态:汇率已达到均衡水平,没太大升值空间,就会让投机资本相信拿人民币没好处,就可能减缓资本流入,人民币就有可能贬值。

[责任编辑: 李响]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